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月在德国(中):黑暗中的对话

(2014-09-01 10:49:33)
标签:

旅游

汉堡

德国

黑暗中的对话

星巴克

分类:
汉堡的第一天,雨下得哗啦啦。城市里很冷清,公车上很冷清,车子开到港口边的上海路时,雨还是没有停下的意思,我的心情也难免冷清起来。幸亏两个热心的Hamburg-er(汉堡人)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等我们又返回红砖老城的时候,天竟然晴了。

暴走一通之后,J继续精神抖擞地逛街购物去了,而我已经懒得动了。在星巴克放空的两个小时里,我知悉当天下午6点有一场免费爵士音乐会。在星巴克听爵士,这似乎是当日服务星巴克客户时一次提案里的想法,但是后来不出所料地被搁置了。在一个功利至上的社会,关于时间与空间的联想最终都贬值到白花花的银子,谁都担不起影响生意xx万的责任。好吧,但汉堡的这场小型爵士音乐会,却成了我关于星巴克记忆的top-of-mind association。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符合星巴克品牌理想的品牌行为,不知道国内的markter们能不能认同?

汉堡第二天,我建议去一个叫做Dialogue in the Dark(黑暗中的对话)的体验活动。

除了晚上熄灯后到进入梦乡前这段时光,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光线充满的世界里;而那段所谓的黑暗时光也并非全然的黑暗。虽然“黑暗中的对话”只有短短一个小时,但是杵着导盲棍在黑屋外候场的时候,我忽然还是莫名地紧张起来。绝对的黑暗,伸手不见五指,眼睛完全丧失功能,不知道脚下有什么,不知道前路在何方,这是怎样的一种恐惧。

我们这个队伍大概有七、八号人,除了我和J,其它都是德国人。“向导”是一个女声,我已经忘了她的名字。是的,她是一个盲人,这里所有的向导都是盲人。在黑暗中,我们这些平日里自以为是的健全人一下子成了弱势群体。没有引导,我们就是瞎子。右手不断地用导盲棍乱扫,左手慌乱地寻找一切可以依靠的墙壁、栏杆、桌沿,和人。循着向导的声音引领,我们在黑暗中走过了一整个汉堡:过马路的时候停步让车,过丛林的时候踩上松软的落叶,在摇晃的索桥尽头我甚至发出了一声尖叫,因为我以为自己一脚踩空将掉下悬崖。在地毯市场我们触摸着棉麻的质感,在菜市场闻香寻食,欣喜地感叹摸到的每一样蔬菜瓜果。。。紧张的神经渐渐放松,眼前仍是一片漆黑,听觉、触觉、嗅觉却变得异常敏锐,心里开始生起探险的好奇。

黑暗的终点是一个盲人经营的酒吧。我点了一瓶可乐,J点了一杯咖啡。我们摸摸索索地递上一张纸币,柜台里面的waitor接过并找回零钱。我非常诧异他竟然能够找钱,那个男声告诉我硬币可以靠大小识别,纸币则的确需要借助工具。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工具,对不起,我看不见。

等一个组的人都点单完毕,我们便蹭到一排环形座椅坐下。前面的40分钟全都是Darkness,这会儿才是Dialogue的部分,而对话对象就是我们的向导。很可惜的是,由于其他队友都是德国人,他们之间的德语问答我完全没法听懂。我问导游是天生的盲人,还是后天的。她告诉我是20年前的一场事故导致了失明,而现在的她已经完全适应并接受了一个没有光的世界。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个黑暗空间里做游客的眼睛。至于最初是怎么认知并熟悉这个迷宫的,她说就是靠记忆。对我们这种习惯视觉记忆的人来说,这仍然有点不可思议。就像是在一个没有路标、极致相似的空间里,我真不知道该依靠什么来形成记忆???

对话结束,导游将我们引至出口,在最后一道黑暗幕布前,我们用声音道别。这是多么平等的关系!从头至尾,她看不见我们的样貌,而我们,即使把眼睛睁得老大,也始终没有看到过她。

走出展馆,正午的太阳正烈。我忽然极其感恩于眼睛所见的一切,不论是美的,还是丑的。

七月在德国(中):黑暗中的对话

七月在德国(中):黑暗中的对话

七月在德国(中):黑暗中的对话

七月在德国(中):黑暗中的对话

七月在德国(中):黑暗中的对话

七月在德国(中):黑暗中的对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