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planner的工作笔记(17)

(2013-04-29 15:22:04)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个广告公司Planner的日志
上周真的挺忙,有三个晚上都奋战至深夜;但是说来惭愧,事实上只有两个项目而已,跟以前的工作强度不可同日而语。关键是现在时间充裕了,你总想多花点功夫把事情做得再漂亮一点。

上一次提到的品牌咨询公司在给一家本土化妆品公司做新品品牌规划,听说项目拖了快有一年了,客户还在纠结中,老是对他们提的品牌主张不满意。我被找来的原因正源于此:他们需要一个来自于广告公司的planner从另一个角度给一点新鲜的建议,让客户买单。对我们的行业不了解的人可能不太明白。。。一般来说,品牌咨询公司是我们的上游,他们确定最核心的品牌主张,然后由广告公司接手做具体的传播设计。但是呢,实际操作中广告公司往往也会"越界"做上游的工作。正如这家的总经理对我说的:大家的做法不同。他们因为没有后续的创意展现,所以分析报告就被赋予了极大的重量,需要事无巨细,有时也会"越界"进入商业咨询领域。这就是为什么我会看到一份两百多页的报告了。

我被要求在三天之内提出几个新的概念。写品牌概念不算什么难事儿,我也没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灵光总会闪现的。第一个晚上琢磨出三个概念,第二天上午公公正正地写好了发过去。说实话,我当时是在雀跃地等着表扬,等着他们认同的确是广告公司的planner更有创造力。AE打电话约了个晚上八点半的电话会议。

结果人家一点都不满意。有两个大问题:一是我提的方向缺乏新意;二是表述方法太过传播层面,我想背后的潜台词大概是"华而不实"。以前最讨厌也最害怕别人说"你的想法很平庸",那简直是"无能"的同意词。他们建议我再好好看看竞品分析,第二天中午之前提报新的想法,下午三点进公司集体讨论完善。

其时大概是晚上九点多钟。我很无奈,也对在短短几个小时里出现新的想法毫无把握。但是,舞台上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

洗漱完坐在床上,我开始重新检视竞品分析。仔细再看,的确已经有竞品用到了与我类似的想法,前一天刷刷刷看得太急没太留心而已。说实话,国内护肤美妆市场已经太拥挤了,很多传播概念明显是生生造出来的。其中有一个讲护肤成分能够促进气血循环,我仔细去读它的功能原理,愣是读了三遍都没读懂。前两天网上有传妮维雅的基础护肤小蓝罐其实与LAMER的主要成分相同,前者售价低于百元,而后者拥有一个关于产品开发的独特故事,于是售价上千。这个故事是关于某人意外毁容却因此而研发出由某种神秘海洋生物元素构成的超高端护肤产品。我对LAMER没有恶感,只是看完了竞品分析之后,难免对这些个故事产生一点怀疑。

在我刚做这行头两年,我对制造品牌故事这类工作超感兴趣,甚至会为自己的想法自豪。虽然当时做的不过是几块钱的统一方便面,但客户经常会在新品推出之前邀请我们参加产品试吃,从面条的粗细、色泽、形状、汤料口味到促销食品的选择都虚心听取我们的意见。我虽然在创造故事,但也衷心热爱所贩卖的产品,想要跟消费者分享不错的口味。近些年来,愿意在产品上投入心力的客户却越来越稀罕,产品更新的责任都被押在广告公司创造的故事上。那个我心头永远的痛的卫生巾品牌,来自于某全球知名的日用消费品公司,年年开新品发想会,年年都让人充满期待,却年年没有改变。我最后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我们仍当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要相信消费者不是傻子,要相信大卫奥格威说的---一支好广告只会加速一个坏产品的死亡。听来有点可笑,其实却很悲哀:对于轻信的消费者来说,我们无非是骗子的帮凶;而对于聪明的消费者而言,我们的工作成果只是他们终将会扯掉的一个朽坏躯体外面的华丽薄纱而已。这次其实是同样无能的客户,而我,也得继续秉持着为它送葬的信念来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一个晚上又出了两个新的想法,第二天进去开会前颇有点惴惴不安。结果,大家都觉得这两个想法不错。得到了认可的我在那一瞬间终于如释重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