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最好吃的两只菜

标签:
海金滋一只菜崇明岛东门路美食 |
分类: 美食 |

昨天跟朋友去了一家小饭店,名叫cotton's,在新华路近香花桥路。我是上海人吗?从来都不知道上海有条叫香花桥的路。
去cotton's,夏天可以在楼下的天井里偎着烛光扮风雅;冬天,就在小洋楼的二楼烤火。那儿有一个真的壁炉,烧柴火有噼噼啪啪的爆裂声。他家菜品不算多,味道还可以,关键是分量足,价格不贵。在那样的地段,那样的环境,那样的价格算是很实惠的。不过,服务有点差劲,二楼的服务生眼神都呆滞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光线过暗的缘故。
![2011最好吃的两只菜 2011最好吃的两只菜]()
你看我这么说,就知道我不是个吃货,无非吃个装修,不辨味道。没错,我对吃一向很迟钝。一般能让我赞不绝口的饭菜,那就是好吃到不容置疑了。
2011年有两道菜要推荐。
一道在微博上推荐过两次,出自陕西路进贤路口一家叫“海金滋”的小饭馆。多么怪异的一个名字啊!经营的全是上海人最最家常的菜式,比如红烧肉、酱烧排骨、冬笋塌菜,而其中我的大爱是一道据说胆固醇含量极高的蟹粉蛋。在这里,我就不试图描述这盘蟹粉蛋的味道了,因为那一定是无用功。我只想告诉您,有一次跟几个同事去海金滋,连点了三份蟹粉蛋,仿佛不这样穷凶极恶就无法表达出对这道菜的爱情。究竟为什么那么热爱这道菜,我后来终于找到一句话来概括:吃不起蟹的朋友总可以多吃点蟹粉蛋吧!
还有一道其实不是菜,是一碗荠菜馄饨,出自崇明岛东门路119号一家叫“一只菜”的饭馆。那次,吃蟹是主题,馄饨纯粹是垫饥用的,没想到配角抢了主角的风头,受到在座所有人的一致叫好。“一只菜”家的馄饨长得极其普通,皮色也不像上海用精白面粉擀出来的那么细嫩,但反倒是厚厚的有嚼劲。荠菜馅儿极其鲜美,是新鲜蔬菜本身的鲜香,不是调料的功劳,所以鲜美至极也不张扬。回来后我屡次念叨那碗馄饨,我妈试着用所谓新鲜的荠菜下馅儿,出来的味道却总是差那么一截。
不论是海金滋,还是一只菜,都是平凡简单的装修,毫不显山露水,但这反倒让我喜欢。坐在那里,吃着唇齿留香的家常美味,想起了小时候外婆信手摆弄出来的味道。
后一篇:米罗 藏路 火锅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