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撞进广告圈的(17)
(2012-01-09 15:51:09)
标签:
广告公司jwt多伦多麦肯奥美 |
分类: 我是怎么撞进广告圈的 |
MBA第一年是稀里糊涂地应付了金融财会类的课程,我竟然没有挂科,这点连自己都有惊喜。第二年,选了些自己更感兴趣的课程,却仍然就那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想想大学四年,再想一想MBA两年,不由发现人生就是一个稀里糊涂的过程。
怎么找到多伦多JWT的工作,这份经历又是怎样刻骨铭心的寂寞,我都已经在前面讲过了。一年不到,我就熬不住了。如果那时,每天下班后可以有个人给我打打气,或许我也可以熬到苦尽甘来......扬眉吐气......趾高气昂的那一刻。
我跟老板Karen提出辞职,不好意思说自己不适应、干得不开心;正好有个阿抗的同事请了三个月假去欧洲徒步,于是我便说我要去环游加拿大。不能说这是一个空穴来风的借口,我真的动过类似的念头:想去蒙特利尔、魁北克城住一段时间,到处瞎晃,顺便学点魁省法语。跟蒙特利尔的同学都打了招呼,那夫妻二人还满口答应,是我自己后来改了主意。他们家一室一厅,一室辟做了他老婆的画室,东西搬出来连浴室都几乎改建成了衣柜,我怎么还好意思给人家添这个麻烦。
老板写了一封婉转动人的告全公司书,说我要去深入认识他们的国家,大家一起来祝福我吧。这让我有点心虚。
最终,我还是没去蒙特利尔,被朋友找去她的公司帮忙。朋友是两个菲律宾女生,其中一个以前是马尼拉FCB的阿抗。她俩在多伦多搞了一家专做少数族裔市场的小型营销公司,主要客户是西联汇款。说来也好笑,西联汇款本来是多伦多JWT的客户,但是,这种小客户在大型广告公司根本不受重视,况且西联还要针对不同少数族群改编各种不同语言的广告,非常繁琐。所以不知怎么搞的,最后就掉在了我朋友手里。
起初的几个月也是非常的辛苦。他们的办公室,其实就是家里,在多伦多大区的最西面。我每天早上背着台几斤重的电脑,坐地铁,再转公车,单程大约一个半小时。那是多伦多最冷的冬季,天色常常是愁云惨雾。在那样一个小公司,我被委以重任,排媒介计划!是的,东视广告部和以往阿抗的经验让我竟然能够做Media
Plan!即使没有专业的软件,没有GRP、CPRP,这也还是一张看上去像模像样的Media Plan!
BBDO的老大曾经建议我转做Copywriter。她说,我做过阿抗,现在做着planner,再能有Copywriter经历,如此全才,这以后就是CEO的人选了。心里惦记着自己还有一段做媒介计划的经历,我觉得这个提议其实不赖。不过我并不想要做什么CEO,只是暗自意淫:一个横扫阿抗、策略、创意和媒介的广告人,做得再烂,也可以算是一个小小的传奇了吧。
应该说,我朋友那家小公司做得不错;因为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在多伦多的市中心找了一间办公室,有模有样地挂牌营业了。我们自己做媒介计划、跟媒体谈价钱、办活动、做市调、找朋友低价拍平面、写word、写PPT......后来,西联给了我们亚裔市场之外的其他少数族裔业务;再后来,我们有了本田汽售、加拿大皇家银行的部分业务。
我没有在小公司工作的经历,更没有创业的经历,所以,即便这家公司是如此的无足轻重,但大家一起努力的日子,仍然值得珍惜。
可是,我们关系的结局却有点突兀。起因是两个菲律宾姑娘找来了一个中国实习生。那个男生长得既不帅也不可爱,木讷的像个Geek。不过,就那么两个中国人;毕竟,用中文交流要顺畅很多。
有一天,我听见男生跟两个菲律宾姑娘争了起来。她们早上和下午给他的指示不一样,以至于他做了一些无用功,并且仍然搞不清楚究竟应该怎么做。男生的英文不太好,急起来就更加结结巴巴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心中腾地升起一股“英雄”气概,决定要跳出来主持“正义”。结果,这让本来强弱明显渐渐熄火的争执变成了一场势均力敌的对抗。菲律宾姑娘觉得老板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没什么好讨价还价的。而我的怒气在于,你们自己都是广告公司阿抗出身,还没有受够朝令夕改的苦吗?为什么不事先想想清楚,而要浪费手下的时间跟脑力。
一场无谓的争执让那个中国男生失去了工作,而我跟菲律宾姑娘们的情谊也戛然而止。她们“指控”我在关键时刻只顾帮着中国人。我也觉得很委屈:自己只是就事论事,跟中国人有什么关系。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算是掰了。
回想起来,那大概是一个长期以来的乖孩子、好学生最为所欲为的一段时间。想辞职就辞职,全然不顾后路;想吵架就吵架,全然不顾情面。有时候,我觉得那时的自己又冲动又蠢,忍一忍说不定就是开阔天空;有时候,又觉得任性妄为是给心灵最大的自由,对于我这么一个时常纠结的天秤来说,想干嘛就干嘛的事情本来就做得不是太多的。
辞了JWT的工作,环游加拿大的雄心又没有付诸行动,现在连能发我工资的朋友也没有了,我其实是很有点沮丧的。“Loser”算是对自己最清醒的认识了。但是,Loser也需要继续生活下去。
我已经决定回国了,奥美的美好经历让我对国内广告业魂牵梦萦。回国之前,我去了一次法国、意大利。这是我第一次去欧洲,完全是一份eye-opening
experience,觉得那个地方无比美妙:历史人文的东西多得看不完,自然环境又保护得那么好,很多地方真的像仙境、像童话一样。即便是我这样一个五音不全的人,走在欧洲的街上都时常会有音符在脑子里面跳来跳去。这之后我好像得到了天启的神谕,由衷地感觉“世界很大很美好”,鸟儿在歌唱,花儿在开放,阳光每天都照进屋子,人人脸上带着善意的微笑。
掐指算着回国的日子,我开始试着联系国内广告公司的工作。对我来说,直接给雇主写自荐email已经变得理所当然,毫不害羞了。很快,我就跟北京奥美、北京麦肯的相关客户总监通上了电话。奥美的总监听起来意兴阑珊,麦肯的总监更不靠谱,说好的电话面试时间却杳无音讯!像俺们这种接受过西方职业训练的“专业人士”怎么受得了如此“坐以待毙”?!我把国际长途打到了北京麦肯,那时已是下班时间,总机转成语音留言
--
你知道分机的话就拨分机,不知道就等明天总机小姐上班再说。我偏偏不知道那个总监的分机,但我只是执拗地想要找到他,实践我们的约定。留言里面说,客户部的分机从201-2XX,大概也就二、三十号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决定从201开始拨。
“嘟~~嘟~~~”,没人接。
202,“嘟~~嘟~~~”,没人接。
策略转变,直接跳到210。“嘟~~嘟~~~”......
“Hello?!”
什么叫楞?!什么叫执着?!什么叫功夫不负有心人?!
虽然这个业务总监忙到忘记了我的面试,但他后面的态度还是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人情味也蛮可爱的人。两个月后,在我回到上海的第二天,我就搭上了去北京的夜班火车。又过了一个星期,我接受了北京麦肯的offer,决意北上。
前一篇:垦丁奇遇记
后一篇:想起台湾美食,我心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