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年代(193)
果树专家任新托,勇攀高峰不畏难。
高档论文数十篇,唯一知青研究员。
193、研究员新托
1973年10月任新托和我们一同在后两山大队插队,到果树所插场后他是一队育苗组的成员。他自幼天资聪颖,上学时学习成绩很好,当时知青中流行的难度较大的智力题他差不多都答得上来。他乒乓球打得也很棒,以凌厉的扣杀而著称。他还擅长诗歌写作,他的一首诗《夜浇水》,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果树喝足水后对知青的感激之情。这首诗歌文笔流畅,语言形象生动,在当时堪称佳作。
任新托的父母都是果树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只因他祖父辈成分偏高,致使他当时很不得志。即使按当时的政治标准,新托的表现也是很好的。那时他患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按政策可以照顾留城,但他却是1973年全县第三个报名下乡的。蚕种场灭火,7.28大地震后去唐山救灾抢险,抗震医院灭火,他都冲在最前面。平时劳动中他也非常吃苦耐劳,相当务实,经常带病坚持工作,有时胃痛得难忍,他也咬牙坚持,从不肯去休息。
当时任新托对果树冬季修剪技术学得非常认真,悟性很强,掌握得很快,为日后成为果树专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果树所的专家高竹林老先生曾高度赞扬他修剪桃树和苹果树的技术。
任新托从1981年开始担任果树所的电工;1979年上电大学习;1982年电大电子专业毕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果树科研和苹果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曾在河北省邯郸地区的馆陶县为当地果农的乔砧密植苹果园提供技术指导多年。
任新托先后在《园艺学报》、《果树科学》、《华北农学报》等国家级学报上发表高档论文几十篇;主编苹果栽培书籍一部;荣获科技成果奖多项。2002年任新托被破格评为副研究员。不久又因具有突出贡献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最令人称奇的是:当科研岗位上的所有知青都因为没有课题而不得不退出科研队伍时,新托却成为果树所知青中唯一的申请到科研课题者而独占鳌头,成为名副其实的课题主持人。
在果树所1973年插场的100名知青中,参加过科研工作的有十几位,但是直到退休我们的技术职称都是助理研究员。任新托是唯一的一位晋升为研究员的,高出我们两级。而他肯定要付出超过平常人数倍的努力,这一点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