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邯郸县河沙镇发生一起劫持人质案。为确保人质安全,警方狙击手待命,准备击毙嫌犯。关键时刻,一名十多岁的小女孩冲进指挥中心大喊“别开枪”。原来,嫌犯是孩子的父亲,被劫持者是孩子的母亲。面对小女孩的哭喊,警方放弃开枪,选择智取。最终生擒嫌犯,安全解救人质。(河北青年报
)
就在前几天,令人触痛的一幕上演了,一边是为非做歹面目可憎的父亲,一边是纯真可爱的女儿,一句近乎天籁般的呼喊“别开枪”,感动了准备开枪的狙击警察,挽救了一个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父亲。我想,在女儿的眼里,那只是父爱那么简单,她或许不知道当时情况的危险,不知道父亲是在犯罪,更不知道她的出现能改变什么,只是感觉自己的父亲生命存在危险,所以她无惧,挺身而出。她是勇敢的,也正是因为她这种勇敢无畏的纯真触痛了所有人的心。警察、绑匪、包括人质,在所有人紧绷着神经无法预知下一刻将会出现什么的时候,此份纯真触动了所有人的心,缓解了当时紧绷的气氛,最后没有出现枪开人亡的悲情局面,也许父亲将要面对牢狱之灾,女儿也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等待,但此次处在真善美与邪恶的交叉点上的小小插曲,一次炽情的碰撞,却足以让我们每个人读懂那个叫“感动”的词汇。
应该说,我们不应该纵容犯罪的存在,当警察感知罪犯对人质生命造成威胁时,应该想尽办法阻止,不管怎么说,背后狙击都是最后的无奈之举。生命只有一次,无论是人质,还是绑匪,生命的跃动都真真切切,哪一方生命凋谢都不是,最好的结局, 绑匪也许只是一时冲动才有犯罪之念,将之击毙实在遗憾,但眼看人质的生命存在危险,警察的威严职责所在,紧要关头,该如何抉择,留给警察一个难题。这让我想到,一直以来,犯罪现场,警方将罪犯击毙的种种案例,较之那些,不理清黑白就对犯罪嫌疑人暴打毒打,甚至击毙罪犯的警察们,他们无疑是善良的,同样值得人感动。但指向罪犯的致命性武器又说明什么呢?很可能警察一时情绪激动将本来可以生擒的罪犯击毙,动不动就欲开枪的处理态度也无不让我们忧心。现在社会科技如此发达,有那种瞬间性令罪犯倒下但不会威胁到生命的武器存在啊,为什么做准备的不是那些,反而是生硬的狙击枪。实乃是小女孩的呼喊感动了在场的人,拿枪的警察也心存善意,否则,又是一场悲情结局,一个父亲的倒下,背后有一个孤苦女儿惨淡凄凉的一生。
透过此事,我们旁人看到的是道德与法律的又一次的激情碰撞,何为法律,何为道德,恐怕那个时候都不在重要,我们看到的只有那纯真的一幕,然而这一幕背后呢?透过此事拷问的社会问题几多严峻,女孩打小就破碎的家庭,父母对孩子尽了多少责任?不知绑匪本身是出于何种目的打劫,实乃生活所迫,还是利欲熏心,还是病态的报复,背着年幼的女儿拿自己的老婆做人质,如此残暴疯狂,心里可曾牵挂着女儿?难道他不知道,走出这一步就有可能走进牢狱“离开”女儿,给孩子内心带来多么重大阴影么?如果他当时杀害了人质,也就是孩子的母亲,自己再自尽,孩子由谁抚养?这将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多么严重的创伤。我不敢想象。
“亲爱的爸爸,如果回来了,请到姥姥家找我。”这是事后,小女孩在门上给父亲的留言,依旧如此朴实感人,在爸爸劫持妈妈的场面,两个至亲面前,孩子心理只想着爸爸,希望以后能报答爸爸,因为自从父母离婚后,都是爸爸在抚养她。我想,当时无论是绑匪爸爸,还是人质妈妈,都是羞愧的,身为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是多么的丑陋。
我很高兴的是,在丑陋的社会现实里,百态的丑陋面孔下,还会有这么一个纯真的面孔出现过,万恶的人生里照进这么触动人性的光芒,这一切还是美好的。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最真善的,在此希望小姑娘的未来人生不要受到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