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冰冷的眼神,冰冷的街道,冰冷的枯木,冬天过节时,连灿烂的烟花也是冰冷的。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好像走进了一个常年不化的冰窖。人情味早已熄灭,只剩下灰烬……”
如果不曾注意,谁也不会想到,这段凄婉悲凉的文字是出自一个13岁小女生的作文中,不,是长篇小说。而且整篇小说,老熟精炼的文字,细腻敏锐的感情描写,让人无法相信,这会是一个“孩子”所写。孩子啊,不知道是什么让你如此这般早熟,但你的早熟,甚至说你的思想深度,让这个社会陷入深思当中。

1:都说90后早熟,不闻不看不知道,一看却雷人眼球,言之为早熟,还是“堕入世俗”引人深思。
2:读文如读人,文章背后的作者同样是我们所关注的,多少人站在自己的社会角色写文,醒人耳目。
3:难得糊涂,聪明反被世俗误,都说社会是人情世故炎冷的潜台词,这个社会“和谐”了谁?发人深省。
13岁,尚在读小学的年纪,我们看来这是一个青涩无知的孩提时期,然而她的心理,她的长篇小说《星路》的出现让人不得不质疑,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这就是她所陈述的青春—“青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有激情的时候,每个人都想让世界关注自己。青春这杯饮料,喝一口很刺激,但是苦涩与甜蜜,则是因人而异了……”我们读了惊讶,然而细想似乎有感触,但,这是属于一个孩子所应具有的内在心理么?记得我那个时候,还在和朋友们手拉手丢沙包,打弹球。她的遭遇是值得关注,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结婚前,父亲家境殷实,常年在家无所事事。父母结婚后不久,杨玲玲出生了。有了养家糊口的压力,父亲开始外出找事做。在她四五岁时,父亲开始做生意。但很快公司亏损严重,不擅经营的父亲背了一身债务。从那时开始,她家生活很快困顿起来。祸不单行,母亲又患上重病。如果说这遭遇让她蒙上了心理阴影,就写出那样深沉凝练的文字,真的难以相信。我记得13岁的时候,比她遭遇更惨,爸爸出了车祸,住了两个月的院,当爸爸光着头重新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只是呆呆的看着他,连哭都没哭出来,那个时候好傻好傻,完全是一个不经事的孩子,然而她的出现又说明了什么呢?是遭遇改变了她,还是她所处的环境,如果不想,下一个出现的不是张爱玲,甚至会是少年鲁迅。
我一直都不把文章当成一件艺术品来看,我看文,从来都是先看作者后看文,我觉得那样能看出思想深度,能看出味儿,文学创作是虚的,但不从实入手,就是空谈,是败笔。我是强烈鄙视某些人的,与我同类的大学生20刚出头,带着学生的名号,写着所谓情感的八卦文章,什么一夜情,什么婚外恋,我看到会为之作呕。以学生的名义,见证,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那些,学生就站在学生的角度,写属于自己的东西,写情感可以,但,单纯些,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关注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变化,不是其他。当然13的她写出那样深沉老道的文章,我不忍心去鄙视,只能用一个词,那就是心疼。心疼她拥有了过人的天赋,去迷失了童年应该拥有的那份天真无邪,心疼她给自己的伙伴带来的不是一起玩耍的嬉戏,而是对于这个“社会”的恐惧。心疼她,如一朵妩媚妖艳的玫瑰,香色诱人,却随时有可能凋谢枯萎。
父母关心孩子,出门总会给孩子说,聪明点,但,我所想说的是,还是糊涂点好。糊涂点就少了好多烦恼,多了好多快乐,起码在自己心理上是这样,我所认识的一个朋友,才17岁,却因为对这个社会失望,极度受刺激,现在处于心理围困时期,医生说,一犯病就有自杀的可能,她已近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思想了,跟她交流,绝对正常的一个人,却会因你说了一个敏感词,而发病。我是痛惜,恨不得把带给她这一切的那个人滚打脚踢来泄愤,但,她只是个例么?这个社会中有多少人在遭遇她一样的心理打击。我们生活在21世纪,我们的生活多么的美好,但为了“聪明点”为了入世,年轻的孩子缺乏辨认能力,不向着阳光走,反而总是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诱导灌输,过早的堕入世俗当中,不能自拔。我们家长,学校,给了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的社会呢?
“如果两个人互不信任的话,还说什么天长地久。”
“面临离婚时,婚姻不再是避风港。此时,岁月只给了你两个选择,一是坚毅的退出,二是无谓的继续。你选择哪个?”
“如果两个人互不信任的话,还说什么天长地久,什么海枯石烂?简直荒谬!”
一个尚未经历青春,和人生挫折的孩子却写出这样沧桑,老练的文字,她留给世人一个感叹号!拿童话大王郑渊洁的话来说,干的漂亮~我在想,如此下去,大王的童话是否还有市场?
更多精彩文推荐
香格里拉藏饰品
女孩扬言要弃爱,恋爱为谁伤?
美女们,别总拿躯体说事儿
人性道德正在踏上一条无形“盲…
越来越陌生的手写汉字以及拼音…
记者节,能不能给记者一个休息…
“煤老板”让山西背负了多少?
回忆:记录我的博客故事。
七夕情人节落幕之舞不完美。
盘点:大学生上网玩的那些有趣事。
“九.一八”勿忘国耻,印记中国红!
“后时代”的80后正身陷围城。
“女儿国”摩梭族的走婚文化!
“污点”明星阿娇嫁不出去纯属扯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