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彩票,几乎所有人都会同时想到前段买中3.6亿大奖的神秘人物,羡慕的眼光,惊叹的口气,楞傻的思想停顿,不要奇怪,钱,就是有这么大的魅力。钱如同一阵风,吹向自己自己凉爽,吹向别人,自己憋的慌。
提彩票,关于“钱”的魅力,不为别的,是想为一个煤矿大省解惑。试想,一提到煤矿,你脑子里映现的是什么?是头顶光亮的电灯,是电工厂轰隆的机器声响,还是黑色的“金子”?我想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煤老板”而且惯于带上山西煤老板的帽子。似乎只有山西才会出煤老板。“煤老板”是何许称号,背上煤老板的帽子,就等同于财富,暴利,贪婪,自私,而山西煤老板呢?沉思,一场惆怅,一丝纠结。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人,现在流离他乡,得不到家乡应有的自豪感,每每跟别人提起自己是山西人,嘘声一片,“黑煤窑”“煤老板”,关于“黑”的称号不堪入耳,我说哥们一看就是有钱人。说到这,我真的很心酸,在山西本地,没有这种感觉,但在异乡,我内心刺痛,这些年来,我的家乡究竟背负了多少?谁来解困。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这首歌,恐怕只有在家乡听起来才有家乡味,在外恐怕听到的会是另外一个版本。人言山西黑煤矿,黄土黑金超小康。自然,超小康只是比较含蓄的表达,更多人愿意说成暴发户,拜金主。
然而,煤老板就一定是山西的么?当煤老板跟山西划上等号,暂且不论煤老板的是是非非,山西要为此背负多少?有人想过么?我理解大部分人的心思,谁让你“山西”那么多矿难啊,每一次矿难过后,人们反思,自然少不了追究责任,责任归谁?自然是那些赢取暴利却不顾员工安全的煤老板。一次矿难过后,怪煤老板,时间久了,矿难次数多了,煤老板无法确指了,责任自然就甩给山西了。
记得小时候,我们村一大半都是外地人,记忆里有四川,河南,山西,等好多省份的人,因此我小时候接触的比较多,对好多省份的方言略懂一二,小时候我常常不解的问爸爸,为什么咱们这里会有那么多外地人,爸爸说,咱这里煤矿多,他们可以挣到好多钱,虽然苦了点,但是他们收入比较多,一天都能赚个好几百。为利所趋,他们在这里即使住着简陋的窑洞,穿着破烂的衣服,整天下班,黑着脸。说实话看着都可怜,但好多人在这里一呆就是几年。他们住的烂,穿的烂,但顿顿吃的特别好,自然干体力活的自然要吃好些,而且能积攒很多钱,过年寄给家里人,有的,甚至把媳妇,孩子带来。哎。在我童年记忆里他们是外来打工的,干重活,挣大钱。
然而前几年,进行煤矿改制,小煤窑查封,村子一下子全空了,外地人都被迫走了,有的人甚至扬言,外地人只要在大街上出现就会被抓,事实上,整治的还真彻底,整个镇上,大小煤矿都封了,理由是煤矿事故频发,进行整治,但我印象里,我们那一代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当然,并不反对这一整治,虽然我们哪里因为这陷入了饥荒,几乎一个镇的人没有了收入来源,种地只够一家人吃,根本没有外来收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变为妄谈,所有的人都无所事事。但并没有人抱怨什么,都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周围的环境,因为来开矿的老板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啊?山西人冤不?外来的煤老板走了,同时山西的臭名却传来了,谁在恶搞,谁在无奈,山西人欲哭无泪。
今年山西进行煤矿整治改革,兼并重组之后,山西省所有登记在册的中小煤矿,都将被收归国有或国有企业控股。几乎所有人都高呼,山西煤老板将退出历史舞台了,看到新闻说,这一政策,震动了浙江。浙商在山西投资煤矿企业已超过450家,投资总额在500亿元以上,其中大多为温州资本。煤矿调整重组后,很多在山西投资的温州煤老板将血本无归,昨日“黑金”,今成“烫手山芋”。
朋友们,说到这里,试问谁该为山西的形象受损买单?煤老板走了,山西受损的形象能恢复么?希望能引起大众的深思,还一个没有“污点”的山西。
相关文章:
悲哀:谁了解真正的山西?
山西:省长哽咽一分钟撼动了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