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提“礼仪之邦”的尴尬

(2008-06-13 11:32:40)
标签:

爱在中国行

礼仪之邦

尴尬

素养

批评

广告

文化

分类: 时事评论

    现今关于中国人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成为一种喜剧性的笑声。

  (下边的三则广告,一段时间前,都被大家熟知,但千千万万个类似的指责正在闪现,尽管旧事重提,但真正广告背后的故事是否解决,现提出一段见解,以飨广大阅者)

再提“礼仪之邦”的尴尬再提“礼仪之邦”的尴尬再提“礼仪之邦”的尴尬

    自谨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我们应该如何审视这一转变呢?

    网上曾经有这么一段关于中国人教养的资料,外交部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调指南》其间列举了十九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

    提醒本国公民出国时不要大声讲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等等。

    看了这段资料,我恍惚间觉得好、海外人士对中国人教养的指责是无可厚非的,那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也是对整个民族的劝戒。

    我们在情感上感到受辱气愤的同时,也应理智地明白,那是我们的疾病。西方人不管本意如何,但至少从另一个层面指出并警告了我们。

    我们不应该单单把它当作一种耻辱,而去呼吁民众进行民族自卫,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教养,以实际行动挽回我们的民族面子。

   民族自我整容早已成为提高国人修养的重大议题,我们应该坚持传承儒家优秀文化不动摇,注重礼仪的重要性。

    如果说一个人的礼貌问题关系到他的社会交际,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那么一个民族的礼仪问题,更是让本民族在国际上立足的文化标榜,所以我国应该倡导儒家传统文化在大众间的普及,从而,在文化领域为国人树立起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而不必在特殊时期进行强硬的政治灌输。

    那样只会伤害国人感情,并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只有把文化变成一种潜意识才能从内部解决我们面临的民族危机。

    其次我们还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在塑造国人教养问题上的成效,用客观专注的视角去综合拷用它们传承文明的进步性,从而完善自己。

    在新加坡随地吐痰都要遭到经济罚款,这是以法律为武器来捍卫民族的尊严,久而久之当良好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法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新加坡却成为闻名世界的花园城市。

    我们也应该加大法律力度,从法律上约束人们的行为,但并不是我们立法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变有法为无法,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毕竟法律只是一种工具,它起到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很有局限性。

    我们同样也应该探究一下,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如何把文明的优势丧失而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这也许和我们的国情大大相关。这又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一个大层次的要求,要在全国范围内保证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渗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当外在的表现只是灵魂的显现,只是教养的表皮,正如华丽的衣物可以掩饰丑陋但却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因此真正的教养改善也并非改变言行举止那样简单,教养应该是所有高尚品德的混合体,诸如:礼貌风度  德行等健康心理,总而言之,提高国人的修养是一个长期的理论性问题。

    我们只要把这种文化理念彻底的转变后才能真正意义上拿回面子,为中华民族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