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旅游(五)—— 奥地利

(2007-03-30 22:28:10)
标签:

威拉赫

维也纳

萨尔斯堡

因斯布鲁克

奥地利

欧洲

旅行

分类: 旅行流水账

3.24 维拉赫—维也纳 第5天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早上醒来,拉开窗帘,嚯!外面真是美极了。碧蓝碧蓝的天空下,远处山顶白雪皑皑,山腰却是碧绿如茵,近处白房红顶,间或有一两个哥特式的尖顶点缀其中。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吃了饭下了楼,站在街边欣赏维拉赫的旖旎风光。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旅馆对面是韦拉赫的火车站,但是并不熙熙攘攘。马路旁,立着五六个垃圾箱,分门别类收集各种不同的垃圾,光是玻璃瓶都分无色和有色的分别收集,一位老人拎着垃圾袋,仔细地把垃圾一一扔入各个垃圾箱中。

 

吃了饭后,我们乘车长途跋涉前往维也纳。穿行在山间公路上,两边是碧绿的山林,山顶上皑皑白雪泛着银色的光芒,山林中间或点缀着红顶或绿顶的白房子,湖水则像镜子一样……,真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不要有尽头。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著名的音乐之城,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维也纳盆地中,蓝色的多瑙河从市区静静流过,水秀山青,风景幽雅。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着城市,记得那首著名的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么?
 
维也纳也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公元1世纪罗马人就在这里建立城堡,到1137年成为奥地利公国的首都。13世纪末期,城内出现大批宏伟的哥特式建筑,15世纪以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到了18世纪,随着艺术的繁荣,维也纳开始作为“音乐城市”闻名遐迩。维也纳还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原奥匈帝国的首都。

 

到了维也纳,就不能不到美泉宫。重要的历史、优美的环境和宏伟的建筑,让美泉宫成为维也纳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美泉宫,又名香伯伦宫或夏宫,是一座宏大的巴洛克式的建筑,外观是典型的哈布斯堡土黄色。传说当年马提阿斯皇帝狩猎至此,发现了一座泉眼。常喝这泉水,人会长得漂亮,所以这座宫殿因此而得名(这种传说是不是挺耳熟的?)1696年,皇帝命令当时最著名的建筑师,设计一座皇帝的游乐宫。设计很快完成了,设计规模和豪华程度,比起法国的凡尔赛宫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由于皇帝的财力有限,建筑师好大喜功的计划未能如愿。到1730年美泉宫落成时,尽管不能和凡尔赛宫相比,但是它那1441间房间,和两平方公里的园林,还是足以显示出哈布斯堡家族的气派。1744年,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把这所游乐宫改建成夏宫。此后,美泉宫就成了哈布斯堡家族荣辱史的见证人。

 

美泉宫后面是好大的一座宫殿花园,花园过去是皇室成员们散步的地方,现在是我们散步的地方。两平方公里的花园是欧洲典型的法式园林,碎石子铺成的平面上,是一片片格局优雅,精雕细琢的花坛和草坪。花园两边高大的树木,被剪成一面绿墙。1996年,美泉宫花园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花园里,三位和蔼的奥地利老太太耐心地一遍一遍地教我,用德语准确的说美泉宫的名字,好难啊,嘟噜得我的舌头都快抽筋了。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下午大家又被导游忽悠得去买东西,我刚好可以沿街随便走走。街边有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还有几个来自中国的学生,他们随父母来自浙江。

 

奥地利的车比意大利的尺寸大一些,以德国品牌为主,好像奥地利自己并不产小汽车。三箱车的比例也比意大利多一点,但是还是多不过两箱,后来才发现,整个欧洲都是两箱多于三箱。

 

购物完毕,才又开始走上观光的道路。我们走过奥地利议会大楼,那边就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也就是鼎鼎有名的金色大厅,世界公认的一流歌剧院。我们只在外面看了看,就又走向下一个目标——英雄广场。

 

英雄广场(Heldenplatz)上,突出的两座铜像分别是同土耳其人作战中,战无不胜的欧根亲王,和成功抵御拿破仑的卡尔大公爵。

 

广场前面是巴洛克式的霍夫堡宫,霍夫堡宫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宫廷城堡,皇宫一直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居住地,1806年在法国大革命震撼下,“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法兰西斯二世宣布帝国的解体,这也宣告了曾经囊括大半个欧洲的,800余年之久的统治结束。霍夫堡宫后来成为奥匈帝国皇帝的居住地,哈布斯堡家族正是在这里统治庞大的奥匈帝国的。
 
傍晚我们逛了逛维也纳的王府井大街,晚上在维也纳最大的中餐馆吃饭,老板是北京人,出国前是教师。吃过饭跟老板聊了一会儿天,期间,那个女团友又启发老板控诉遭歧视的情况,搞得可怜的老板歪着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让她满意的答案,只好怯怯地说,没感觉到受歧视,这里谁也不在乎谁是什么种族,大家处的都很好,他的朋友多是当地人。

 

当天下榻Hotel Schloss Wilhelmingenberg.  Savoyenstrabe 2 A-1160, Wiea.  Tel: 1-4858503-0  Fax: 1-4854876  E-mail: schloss.wilhelminenberg@austria-trend.at   Http: www.austria-trend.at.  三星级,是由一个建于1781年的古堡改建而成,非常非常漂亮,可惜只住了一个晚上,没有拍上几张照片。房间里也不错,就是电梯太旧且呆傻,你按了按钮给它指示,它还要思考一会儿,才开始轰隆隆隆,真担心它什么时候突然罢工,我们就只能在里面叫天叫地了。

 

3.25 维也纳—萨尔斯堡—因斯布鲁克第6天

 

从古堡里出来,我们踏上了前往萨尔斯堡的路途。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萨尔斯堡是奥地利萨尔斯堡州的首府,城市建筑非常整齐,风格多样。街上式样古老的马车,拉着游人在街头巷尾徜徉。萨尔斯堡地处阿尔卑斯山北麓,阿尔卑斯山的秀丽风光与丰富多采的建筑艺术浑然一体。

 

萨尔兹河横贯全城,把全城分为新旧两部分。原来的经济来源主要为盐矿,所以对萨尔斯堡人民来,盐象征着财富与健康,萨尔斯堡又名盐城。如此说来,萨尔斯堡应该是盐贩子的故乡了,不过,今天的萨尔斯堡以莫扎特的故乡来吸引游客。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雄踞山顶的中欧风格的白色城堡,就是1077年开始兴建的,著名的霍亨萨尔斯堡要塞,这应该就是萨尔斯的那个堡。这古堡据说建了一千多年,敌人多次攻打,都没有成功。城堡过去常年是一座防御设施,间或也作为主教官邸,同时,它还充当过兵营和监狱的角色,现今它已成为萨尔斯堡的城市标识。

 

站在市里,就可远眺这座霍亨萨尔斯堡要塞。

 

萨尔斯堡是奥地利另一个音乐中心和旅游中心。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城中最重要的宗教建筑物,应该是天主教的中心萨尔斯堡大教堂(Salsburger Dome)。教堂雄伟的立面和巨大的圆顶,体现了早期巴洛克风格的特征。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萨尔斯堡大教堂最初的建造要追述到774年,在经历了1598年的一场大火后,1614年开始重建这座大教堂。 1628年,巴黎斯"罗德龙主教主持了大教堂的落成仪式。三道大门的廊上写着“774”,“1628”和“1959”,就是铭刻了这座大教堂不断被重建修葺的历史。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参观完萨尔斯堡,我们乘车前往因斯布鲁克。途中,造访了施华洛士奇——著名的水晶生产企业。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施华洛士奇坐落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小镇上,周围风景出奇的美丽。我也买了几件水晶耳环做礼品。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傍晚我们到达因斯布鲁克 (Innsbruck),因斯布鲁克的含义是因斯河上的桥。这座美丽的小城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谷之中,因斯河穿流而过。无论是在因斯布鲁克的哪一个角落,都能见到白雪皑皑的山峰。
 
欧洲旅游(五)—— <wbr>奥地利

 

因斯布鲁克仍然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容貌,狭窄的街道、歌特式的楼房、巴洛克式的大门、文艺复兴式的连拱廊展。在老城的东部和北部,是因斯布鲁克新城区。小山城于1964年和1976年举办过两次冬季奥运会,在我们进城之前,就能看到了高高的跳台和缆车。

 

现今,因斯布鲁克还是一座大学城。因为北面被山脉遮挡,所以气候宜人,因斯布鲁克还是郊游踏青之地。

 

晚饭后下榻因斯布鲁克的Clima Hotel.  A-6021 Innsbruck, Zeughausgasse 7.  Tel: 0512-588361.  Fax: 0512-588362.  三星级。住的是套间,也是古老的房子改建的。

 

因为我们的申根签证是奥地利签发的,我们必须在奥地利住满三天,明天就该去瑞士了。

 

欧洲旅游(一)—— 折腾的旅程

欧洲旅游(二)—— 罗马 梵蒂冈

欧洲旅游(三)—— 佛罗伦萨

欧洲旅游(四)—— 比萨 威尼斯

欧洲旅游(五)—— 奥地利

欧洲旅游(六)—— 列支敦士登 瑞士 德国

欧洲旅游(七)——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欧洲旅游(八)—— 巴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