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再婚 几家欢乐几家愁
(2009-07-04 09:17:56)
标签:
婚姻老伴老人秧歌李培阳杂谈 |
分类: 观点与杂谈 |
一些老人晚年丧偶,孤独寂寞,便想再找个老伴共度晚年。然而目前,老年人因再婚而导致的家庭不和、财产纠纷等事件层出不穷。据老年研究专家李培阳老师讲,这种情况的出现,多因再婚老人特别是老年男性婚前轻率而为、考虑不周所致。
子女关:老年人不可盲目结婚。老年人再婚,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社会关系的再次结合。这就涉及再婚老人双方子女的态度。老人再婚,最好征得子女同意。这样再婚后的生活,能得到双方子女的认可和支持,再婚老人也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经济关:老人再婚后虽是夫妻身份,但社会关系却各有不同,日常生活中的经济账还要算清楚。许多子女和再婚老人的日常摩擦,大多因此而起。
装饰婚姻:有的老年男子为显摆自己,娶比自己小二三十岁的妇女为妻,这种婚姻,被称为“装饰婚姻”。一般来讲,“装饰婚姻”有很强的目的性,男方以显摆自己为主,女方以得到一定的经济利益为主。这种婚姻,一是不会长久,二是影响家庭和睦。
秧歌婚姻:有些老同志,在参加扭秧歌等娱乐活动时结识了另一半,在简单了解后便闪电结婚。结果很多人婚后幸福很难保障,不得不再分开。
口红婚姻:有的老人在偶尔的聊天过程中,一聊钟情,觉得对方才是自己想要的老伴,于是产生了非他不嫁或者非她不娶的想法。闪电结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双方又发现了各自的许多“毛病”,结果不欢而散。这种因一时好感而结合的婚姻,和“秧歌婚姻”一样,不能长久。
李培阳老师指出:婚姻自由,对老年人也是一样,但很多老年朋友特别是老年男性,对待再婚却不很认真,往往为了某一方面而匆匆结合。众所周知,感情是非功利性的,只有以爱情为根基的婚姻才可以长久。
在经过短暂接触后,刘先生的父亲便与张女士闪电结婚。在结婚前,刘先生的父亲只给刘先生兄弟几个打了个简单的电话,说了一下要结婚的事情。但自刘先生的父亲与张女士结婚后,刘先生一家的关系似乎就不如原来和谐了。 刘先生的妻子对记者说:“我们现在去老人那儿干什么?他有人照顾。再说,去了叫她什么?喊她什么?”
而刘先生则对这桩婚姻表示了怀疑,他说:“年龄差距这么大,她肯定是图什么才来我们家的。”
据刘先生介绍,自己的父亲是个退休干部,现在每月的工资都在二千元以上。母亲去世后,父亲口头承诺将其居住的一处房子的继承权给刘先生。但在张女士到来后,这个口头承诺便失效了。而张女士在来到自己家以前,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儿子。现在自己父亲已经答应将这栋房子的继承权给张女士。为此,他们开过几次家庭会议,可还是没能达成共识。并且家庭会议的气氛也很紧张。
据刘先生讲,自己原来也算是个孝顺孩子,可现在,他这个孝顺了好多年的好孩子,一夜间变成了不孝子。
刘先生的妻子告诉记者,老人要结婚,做晚辈的不能不让他结,结婚后,日子怎么过,谁都觉得挺别扭,可是碍于面子,谁也不能说什么。不过财产怎么办,却成了这个家庭以后最重要的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