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要
(2009-03-14 14:11:08)
标签:
饮食养生老年人膳食营养需要杂谈 |
分类: 健康与保健 |
1、基础代谢率降低。老年人基础代谢率约比中年人降低10%~15%。而且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合成和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功能下降。
2、各系统功能减退。老年人内脏器官如脑、心、肺、肾、胃肠功能随年龄增高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其牙齿脱落明显影响对食物的咀嚼;舌表面味蕾萎缩,味觉细胞减少,导致味觉功能降低,食欲下降;消化酶的分泌及活性下降,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肠蠕动减慢,胃排空延迟,容易引起食物在胃内发酵,导致胃肠胀气,同时易发生便秘;胆汁分泌减少,对脂肪的消化能力下降。
此外,随着年龄增高,老年人的肝脏体积缩小,血流减少,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等均会影响到消化和吸收功能;胰岛素分泌能力减弱,导致葡萄糖耐量降低,血糖容易升高,而引起糖尿病等。
3、体内氧化损伤加重。
4、体内成分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脂肪组织逐渐增加,而瘦组织逐渐减少;脂肪在体内储存部位的分布也有所改变,有一种向心性分布的趋势,即由肢体逐渐转向躯干;水分减少、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
5、免疫力功能低下。
(二)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1、能量:我国营养学会推荐,以20~39岁人群的平均体重(男性65kg、女性55kg)的能量供给量为基础,50~59岁组的男女各相应减少10%,60~69岁组减少20%,70岁以上组减少30%。一般情况下,65岁以上老年人每日摄入能量,应在1606~2007 kcal(6720~8400kJ)之间。
2、蛋白质:一般老年人供给蛋白质可按1.0~1.2g/kg/d计算,优质蛋白质占1/3;蛋白质供热比以12%~14%为佳。动物蛋白质不宜摄入过多,否则会引起脂肪摄入增加。
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质优量足,且以维持氮平衡为原则。
3、脂肪:老年人的脂肪摄入以占总能量的20%~25%为宜。食物油以植物油为好。膳食胆固醇应控制在300mg/d。老年人胆汁酸合成减少,胰酶活性降低,消化脂肪能力降低,高脂肪膳食易引起消化不良。
4、碳水化合物:老年人不宜摄入过多的蔗糖和淀粉。果糖易被老年人利用,且转变为脂肪的能力小于葡萄糖,故老年人宜多食水果等含果糖的食物。
此外,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降低胆汁酸的肝肠循环并使之排出,有降低血脂水平和稀释肠内有毒物质,从而防止结肠癌的发生。老年人每日摄入10~20g膳食纤维为好。
5、矿物质:老年人对钙、铁等的需要很重要。
6、维生素:老年人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与成年人相同,尤其是维生素A、E、C、B2和叶酸等。
(三)老年人的合理膳食
老年人与营养有关的主要问题是肥胖症、骨质疏松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应适当减少能量摄入,保持标准体重,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提高膳食中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摄入。
1、合理膳食原则
(1)平衡膳食:老年人必需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尤其是微量营养素。为了使老年人获得合理营养,应提供符合老年人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的平衡膳食。
(2)食物要粗细搭配,易于消化: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吸收利用。但食物不宜过精,应强调粗细搭配,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3)保证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4)保证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从老年前期开始就容易发生超重和肥胖。不能盲目地节制饮食,应积极参加适宜的体力活动和运动,合理调整进食量与体力活动的平衡关系,维持理想体重。
(5)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状和硬度:根据老年人的消化生理特点,少安排荤油、肥肉、油炸食品、甜点以及高胆固醇的食品等。食品加工中应注意既要适合老年人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又要保持食物的风味,同时还要注意食物多样化以增进食欲 。
2、膳食安排原则
膳食结构合理;能量适当;蛋白质足够;脂肪适量;高膳食纤维;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粗细搭配,科学烹调;合理用膳制度。并配合适度的体力活动,保持能量的收支平衡。
一般老年人每日的膳食谱可按,谷类250~300g、肉鱼类100g、豆类及其制品100g、新鲜蔬菜300g、新鲜水果100g、牛奶或豆奶250ml、植物油20g、食盐<6g、糖<20g等进行组配,并少饮或不饮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