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
静静的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
那油条豆浆家常饼,
便勾起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故乡情……
去年4月,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尽管漫天黄沙,但我仍像个孩子般快乐地转街窜巷地寻找着记忆中的北京小吃和大吃。糖葫芦,艾窝窝,驴打滚,炸酱面,涮羊肉,烤鸭……还喝到了小时候最喜欢的瓷瓶茯苓酸奶还有上面有个大白熊图案的北冰洋汽水……吃进嘴里的不仅是味道,更有那记忆深处的美好回忆。
不是北京人,很难理解老北京对于小吃的情结,豆汁儿、麻豆腐、卤煮,对于外乡人来说,实在不是什么美味。但对于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来说,小吃、胡同、四合院,灰色墙头的枣树,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融入血液的爱。
回到北京的感觉是兴奋而又新奇的。北京在剧变。每次和友人的约会地点都是让我好一通找。如同一只迷途的羔羊把自己丢失在高楼大厦中,委曲地对着手机跟友人“哭诉”:“我不知道东西南北在哪,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在哪!”
最后被人“骂”一句:“老外!”
站在东四十条立交桥上,两眼茫然地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问路人:“簋街怎么走?”被问者诧异的神情让我无限尴尬,这外地人的北京话说得真好!
猛然回首,终于又看见了那熟悉又陌生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别样的心情涌上心头。那年那月,青春年少,流连忘返于这条街的麻辣小龙虾、炖蹄骨旁、羊蝎子、风味烤串中……炎炎夏日,三五知己,数十只麻辣小龙虾,一盘毛豆,一碟煮花生米,再来上几瓶清凉爽口的啤酒,在北京的夜色中享受着一份难得的惬意和快感……其实,我对北京这些小吃大吃的那种感情追索已胜于吃本身的味道。
很多人问我,你不是在新西兰生活得很好吗?的确,我生活得很好,而且就环境而言,国外肯定好于国内。但是除了自然环境以外,哪里是我真正的家?家,是一种心的归属。在国外永远不会有归宿感。一位作家曾经说过:“每个人都属于自己的心的故乡。”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飞机起飞的那一瞬间,望着窗外灰茫茫的大地,心里千般不舍,万般无奈。暂时的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去,我一定会回到我的故乡,我的北京!
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
如今我海外归来,
又见红墙碧瓦,
高高的前门,
几回梦里想着它。
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
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
叫一声杏仁儿豆腐,
京味儿真美,
我带着那童心,
带着思念么再来一口大碗茶。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
也许它最廉价,
可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儿,
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
做一道北京的名吃:烧麦。不过,是改良版本的塞烧麦。烧麦是北京久负盛名的小吃之一。它起源于包子,与包子的区别在于顶部不封口,做石榴状。
这道菜,是我父母教我的。当年来新西兰后,想吃北京的烧麦吃不到。而且我一向不是很会做老北京的面类食品。父母告诉我可以用紫菜皮代替面皮,这样就可以省略和面的工序和时间,极大地方便了上班族。而且也简单易学。馅料中省略了糯米,取而代之加入了国外最常用的洋葱。紫菜和洋葱都是极富营养价值的食品,大大提高了这道名吃的营养食用价值。
趁着爸妈来新西兰旅游,我把他们带到电台做了一期“大家谈美食”之年菜专题——“蒸蒸日上赛烧麦”。因为这道菜需要用旺火来蒸制,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蒸蒸日上!
赛烧麦
1, 将肉馅用生抽老抽姜末葱末色拉油香油盐拌匀。味道咸淡自己调配。
2, 将一个洋葱切碎,放入碗中拌入面粉(防止洋葱汁往外流)。然后放入肉馅内拌匀。
3, 将卷寿司用的紫菜裁成1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用湿毛巾盖着。做烧麦外皮就会很软,比较容易包。
4, 把拌好的洋葱肉馅放在紫菜皮上做成烧麦状
5, 蒸锅内水沸腾后上锅蒸20分钟出锅。
洋葱享有“菜中皇后”的美称。糖尿病患者每餐食洋葱25~50克能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和利尿的作用。洋葱中的植物杀菌素除具有刺激食欲、帮助消化作用外,还由于它经由呼吸道、泌尿道、汗腺排出时,能刺激管道壁分泌,所以又有祛痰、利尿、发汗、预防感冒以及抑菌防腐的作用。
紫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所含的蛋白质与大豆差不多,是大米的6倍;维生素A约为牛奶的67倍,核黄素比香菇多9倍,维生素C为卷心菜的70倍。具有清热利尿、补肾养心、降低血压,促进人体代谢等多种功效。紫菜的1/3是食物纤维,可以保持肠道健康,将致癌物质排出体外,特别有利于预防大肠癌。常吃紫菜对记忆衰退也有改善作用。
推荐旧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