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课程学习 |
《祭十二郎文》文言虚词的运用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连用三个并列转折连词“而”写作者未老先衰之貌,来写十二郎英年早逝出乎意料;渲染了侄儿去世的悲哀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三个“邪”、 三个“也”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五个“矣”字,则表示不得不信这一噩耗的无奈。作者不相信十二郎会死,有各种理由认为他不会死,然而又不能不承认他死的现实,无可奈何,陷入了不可知论之中。人已死而欲活之,情感至深。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二个“矣”字,再次强调作者衰颓之状,无限悲哀荡气回肠;二个“其”字,列举了两种情况,写出作者悲哀之盛、思念至极,恨不得马上跟十二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