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区人员可以光明正大的来”,合肥这是要躺平吗?

标签:
社会 |
分类: 杨保强笔尖上的天下 |
5月12日下午,安徽省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主持召开第50次市疫防工作视频会商会。
会议指出,针对来(返)肥人员和车辆明显增多,不管是“来的客人”,还是“返的家人”,合肥都诚挚欢迎,绝不拒之门外。来自中高风险和其他疫情发生地人员,无论是否提前报备,都可随时光明正大地来,切不可翻越高速护栏、藏匿于车子后备厢、伪造行程码等。
相对于大多数地方对疫区来员的排斥,合肥的这个做法,从字面上讲,乍一看似躺平,实则在担当。
对于疫区的人员,大多数地方的做法是,在高速口拦截劝返。这个做法,干净利落,算是绝了后续。但对于来者,往来奔波,舟车劳顿,更有情感上的不适。况且,折返回去又怎么样?疫区是否还会接受?是否还要有核酸、隔离、报备一套套程序等着?关键是从空间上讲,又回到了原点,该处理的事务还是没法处理,该返回的家还是没有回到,就像滞集洼地的一汪水,没有出口,没有流动,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找谁说去。
合肥的做法,看似轻飘飘一句话,让愿意来的尽管来,实则满腔是担当。起码从程序上讲,有了“下一步”的选项,来合肥的人,要点击的话,提起鼠标,就能点出来网页,大禹治水,这水算是有了一个出口,出洼地了。从责任担当上来讲,合肥到了,疫区来的,检测要做,消杀要做,隔离要安排,还有三天两检、七天五检、饮食日常等等防疫类项,哪一项都需要组织人做,哪一项做起来都可能有失误、疏漏等概率,都有被问责风险,但合肥担当了。
没有报备的人,也可以来,这是把工作前置了。免除了百姓的程序,增加了管理者的负担。而且,也顺应了不断变化着和演变着的民情社情,应对了翻越高速护栏、藏匿于车子后备厢、伪造行程码等可能发生的现象。合肥的做法,不刻舟求剑,不郑人买履,其为政理念,值得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