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一个故事
哦,天哪!
将日子过成流浪,一个人穿梭街巷,一个人等待天荒……
1
那个故事,一直在海岛的云雾里,像一朵永不凋零的罂粟花,闪烁着妖冶的颜色,诱惑着西天的晚霞、岸边的灯塔和祖祖辈辈的打鱼人的目光。
我是个外地人,来到这片海湾,听到了这个故事,从此便再没离开。然而,我终究没能到那个传说中的岛上去。不是我不想,但是请原谅,我渡不过这片海。
我曾以焦灼的眼神环顾远方,期盼传说中的灯塔在迷蒙的海雾里向我闪光,哪怕只有一瞬,哪怕无法确定,至少可以让我相信那个故事犹可期待,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哪怕遥遥无期……至少,至少故事不是骗局。
不是骗局,一定不是,故事怎么可能是骗局呢?于是我像牡蛎一样把自己扎根在一块礁石上,每天每天向大海大海的那一边眺望眺望……朝晖,晚霞,风霜雨雪,春夏秋冬。陪伴我的,是面熟的海鸥,和似曾相识的海浪。
我知道,即便故事真的再次出现,我也渡不过这片海——我没有勇气,也没有翅膀。
2
为了那个故事,我就这样走向时间的深处。
然而,大海能够喂饱我的眼睛,却无法喂饱我的饥肠,我必须回到人群中,必须到大街小巷去逡巡,去寻觅可以让我在礁石上眺望下去的能量。
那是很尴尬的寻觅。
我跟卖烤红薯的老人说,我需要吃点东西,然后去等待大海深处的一缕灯光。老人笑笑:你相信?我从小就听说过,可是我早就不信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目光穿越飘飞的雪花,努力地伸向远方,执拗而呆滞。老人递给我一个烤红薯,说:唉!好好谋个营生吧,故事喂不饱肚子。
我跟卖服装的大姐说,我需要一件薄一点的衣服,天气好像越来越热了,我在海边有点坐不住。大姐低着眼神儿:你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好好个人,怎么就让一个故事给迷怔了呢?我说我没有,我清醒着呢,如果没有人盯着大海看,那个故事就会像雾一样散掉。大姐送给我一顶帽子,抬头看看路边盛开的合欢花,说:收神吧,你个傻子,满大街就你一个人相信那些鬼话!
是的,我除了盯着大海,其余时间都要到大街小巷转悠,我想为了那个故事大家肯定都愿意帮我。当然当然,在很多人眼里,我不是个有追求的正常人,他们喜欢喊我小痴子或者大傻子:嘿,小痴子,今天看到故事里的小船了吗?喂,大傻子,昨晚听到大海里有人唱歌了吗?哟,老笨蛋,望到岛上的灯光了吗?
我不理他们。我傻吗?我痴吗?我不过相信一个故事是真的。他们也都相信过,只是很快就不信了,而我一直信。因为一直信,我就不得不在大街小巷里转悠点吃的,然后到海边的礁石上站着,这样才可能为很多很多年前的那个年轻人凑齐一千双眼睛。
3
那个故事中说:有个年轻人,要去大海里的一座小岛上建一座灯塔,让来往的船不在夜晚触礁——他的父亲就是触礁而亡——结果一去不回。
他年迈的母亲做了一个梦,说只要有一千个人同时向那座小岛望,目光就能点亮塔顶上的灯,年轻人就能够回来。他年轻的妻子天天站在海边,乞求过往的人陪她一起眺望,可怎么也不能同时凑齐一千双眼睛。最多的一次凑够了九百九十九个人,因为差两个(九百九十九个人中有一个盲人),这些人又散掉了,他们说:要挣饭吃呢,哪能这样傻站着!
他的母亲去世了,他的妻子也老了,却一直没能凑齐一千双眼睛,他也就一直没能回来。
4
后来,又有很多人听说过这个故事,他们责怪当时的人过于冷漠:就算小伙子不是为大家点亮灯塔,也该帮他找到回家的方向啊,一条命、一家人呢!他们很遗憾自己没有生活在年轻人那个时代,否则自己一定会做第一千个人,哪怕自己只有一只眼睛。
当然了,责怪以后,遗憾以后,这些人就都走开了,因为,一个故事而已,况且已经过去了很多很多年。
我也犹豫过,还要不要站下去?
可是一想到当年只差一个人就凑齐一千人,灯塔只差一点点就亮了,年轻人只差一双眼睛——我渐渐开始相信,哪怕是盲人的眼睛也是有光明的——就可以回家来,我就打消了犹豫,觉得应该好好站下去,让更多的人相信那个故事,停下脚步,跟我一起眺望那个看不见的小岛、看不见的灯塔……看不见的结局。
大街上那么多人,凑齐一千双眼睛应该不难啊!
所以,你看,我一直站在那里。
2021.5.23—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