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竹桥
哦,天哪!
这算不算桥呢?
三根毛竹搭在一条小水沟上,附属设施呢,也有,几根插在软泥里的木棍。如果脑子里想的是凝聚古今智慧、兼具审美趣味、跨越名川大河、走过巨擘伟人、经历时间沧桑、发生无数故事……呃——的桥,那眼前这个东西似乎真的不好意思叫做桥。但是,除了桥,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恰当的概念来归属它,让它有一个可以容身的部落。
艞?本地属于沿海地区,曾经盐滩遍布、沟汊纵横,倒是的确有很多艞,现在还有很多地名保留,刘艞、张艞、宋艞、板艞,但是“艞”字冷僻,难写难认,于是有的写作“跳”,比如宋跳,有的改成了“桥”,比如板艞现在就叫板桥——不是靠名人蹭名气,跟郑板桥毫无关系——只有老年人还习惯叫板艞。从这些演化看,似乎可以把这几根毛竹构成的东西归入艞的,但也未必妥当——虽然它的规格跟艞很相近,但是艞是可以移开的,而它是固定的。
终于不知道它应该被称作什么,那么就叫桥吧,并且根据它的材质叫它小竹桥,芦苇斜阳下,从三根毛竹上颤悠悠地走过,挺诗意的,想来它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有了名称就好啦,小竹桥就从不知是谁的彼岸渡到了有所归属的此岸了。属于什么,对于小竹桥来说也许根本无所谓,但是对于人而言却非同一般——我是谁?好人还是坏人?能人还是庸人?富人还是穷人?……种种的归类,你可能没认真想过,却时时刻刻在左右着你的行为、你的心态,甚至你的生活。哎呀,说到这里就有点好玩了,仿佛自己永远不能从一种人的此岸渡到另一种人的彼岸。
——你愿意认为自己是个坏人?即便别人已经认定你是坏人,可你自己依然认为自己是个好人,最起码有很大一块或者很多时候不坏。
——我是个庸人。嘴巴上这样说,心里可能并不这样想。人家那是自谦呢,等的是你来反驳:你是庸人?那世界上就没有能人了!这样一说一驳,双方都哈哈哈。
——我们是穷人,不能跟人家有钱人比。说是这么说,可心里最想做的事是成为富人,或者让所有人都变成穷人,这叫望人穷。有的人已经很富了,可依然抠抠搜搜或者贪得无厌,唯恐哪天没钱了或者别人比自己更有钱,这叫穷人心态。
小竹桥可以把人从此岸渡到彼岸,却没有办法把人的身份和心理渡过去。那么,很多时候我们走了,实际并没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蹭着不想走,“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是故作的放达。这种事儿,多了去了!
至于是谁、为什么要搭小竹桥,什么人曾经为了什么从小竹桥上走过,就没有办法一一探寻了。小竹桥的周围长满了芦苇,不走进来根本看不见它。不过,茅草小径在大地上,朝晖夕阳在天上,小竹桥就横在那里,过不过得去,就是各人自己的事了。
2019.11.1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