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放弃思想的力量
(2018-02-26 17:40:14)
放弃思想的力量
哦,天哪!
最近翻看《思想的力量》,是本大块头的西方哲学史或者叫思想史,刚刚读了前苏格拉底部分。觉得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总是喜欢追问“是什么”、“为什么”,如果世界上所有生命都发出这样的质询,空气里不是要飘满各种各样的疑问和思想?
世界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有人发现世界很难把握,觉得跟水很相似,一会儿固体一会儿液体,于是推论出“万物皆水”。有人感觉情感的产生与火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不太好捉摸,于是得出结论“万物皆火”。有人发现世界还是有规律可寻的,可感知、可清数、可排列,于是觉得世界的构成方式跟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推论出“万物皆数”……这样的探讨让人的思想越走越远,远到看不清自己的面目。
在孔庙的“太和元气”门前,我跟孩子开玩笑说,古人其实早就具备今天人的化学思想,他们想弄清世界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最初用一元说解释,认为世界都是由“气”构成的;后来发现有些现象解释不通,又发明了二元说,认为世界都是按照“阴阳”的规律组合而成;有些现象还说不通,又发明了“五行”说……是不是跟你们学的化学元素、分子、原子什么的越来越接近?
让我这么一排列,孩子也觉得挺神道的,疑疑惑惑地问:真的假的啊?在学术面前我不敢胡来,赶紧借用他喜欢的电视栏目“是真是假”里的一句台词撤退,“只管大胆胡说,决不小心求证”。
真的假的呢?过后我也在想,当然想不明白,可是如果等我想明白再跟他说,也许一辈子都不敢开口。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前思后想反而什么也弄不清,放弃思想倒是能看到一些真相。
哲学家也说过,“确立因果关系是很难的”。这在自然科学中或许还好一些,在社会领域尤其如此。曾经,有个处得还不错的老同事,喝多了酒跟我说,某某某要让他换换地方。我说他干得很好啊,干嘛要动人家?老同事说,可是他妨碍了我想做的事。我无言以对,这也叫逻辑?
随着年龄增加,看不明白、想不明白的事儿越来越多,我很想能有一个可靠的理论帮我建立起此人与彼人、此事与彼事、此地与彼地、此时与彼时的因果关系,可是人是如此复杂,事件之间的关系是那么微妙,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样的思想能涵盖得了?或许正如一些老人所言:你觉得莫名其妙的,才是真实的。
那么好吧,咱们不再思考,不要思想,把自己当成一个结构不良事件来处理好了。或许,放弃思想,才可以获得面对生活的力量。
2018.2.25-26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