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冬暖·冬寒
(2018-01-24 07:16:36)
冬暖·冬寒
哦,天哪!
前几天很暖和,风轻轻的,阳光柔柔的,公园里萦绕着腊梅的清香,红梅的花苞已经透出了笑意,就连白玉兰也扭出了毛茸茸的苞芽……心里一乐:呀,这个冬天就算过去了吧?
谁知冬暖的后面跟着一场没天没地的雾霾,戴口罩眼镜就看不见,不戴口罩又担心毒气在肺里横行。霾了两三天,为难了两三天。早晨的青灰色渐渐淡开,空气里竟然飘起了雪花,仿佛只有八九十来片儿,有一搭没一搭地游弋。
天却是出奇的冷了,小风嗖得人眼珠子转动都困难。知道这雪下不大,云层没什么厚度。果然,很快雪花就不飘了,风从墙壁上经过,能听到砂纸打磨一样的声音,幸好人在窗里,否则怕是脸皮要被刮走一层。顺势,天也就晴了。阳光从蓝天上射下来,根根银针拖着金线,温度肯定不高,但是漂亮。——干净的东西都容易给人以美感。
海鸥在海湾里斜着翅膀上上下下地飞,是为洁净的天气欢欣,还是被寒冷的季节冻得安静不得?——想起一个说法,说冻死的人看上去都像在说“茄子”,都在微笑。可见笑也未必都是开心,“含笑九泉”也未必个个都幸福洋溢。
冬天是个概念,它笼统地概括了冬天的基本特征,诸如寒冷、北风、雪花、荒凉,但是不能传递冬天的具体内容,比如偶尔的温暖,比如稍许的生机。想起一个概念叫“同情”,我们把它的意思用得越来越窄了,似乎就是对弱者的怜悯,我觉得它应该是“把自己放到对方所处的情境中去体验”,简单的说就是从相同的情境中去感受彼此的情绪、心情。可见“同情”首先是“同境”,关键在于体验,而非无来由的怜悯。
概念做不到这一点。概念可以帮助人们去推测、去推理,却阻碍了人进入具体情境,也就失去了设身处地的体验。冬暖是人在冬天里的一次体验,而冬寒往往是来自经验和推理。
仔细想想,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概念里的,所以很难获得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应该如何跟实际如何之间的差距,才是生活泛出的味道吧?
2018.1.23-24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