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10-17 07:20:5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哦,天哪!

    以前人们觉得人生无可把握,于是相信命运;现在人们同样感到人生无可把握,但已不相信命运,而相信机遇。哪个更符合生活的事实?哪个更具有战略意义?
    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里如此写道:“一个人在急难中,或困顿苦恼的时候,上帝会去敲他的门,敲他的心扉。他如果开门接纳,上帝就在他心上了,也就是这个人有了信仰。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
   人在得意的时候常常口出狂言,以为豪放不羁,但对于梦想,却都是认真的,至于认真到什么程度,各人自有自己的道理——道理不是信仰,是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坚持还是放弃,就看自己给自己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或者想起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平时一般人是不知道自己的信仰是什么的,必待遇到自己无力解决的困难才会寻找内心的去处,所以有人说:“人被彻底打垮时,才会追问自己内心的真实。”这一点靠说教是没有用的,需要关键事件来敦促。
    可是能够敦促人寻找心灵依靠的事件大多是伤害心灵的,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似乎喜鹊叫上枝头这样的情境很难生出内心的需要,却往往让人忘了自己是谁,更想不起世上还有自己对付不了的问题。那时候如果还能想起信仰,那一定是命好。
    而经历一串串家庭变故,经历纷纭的时代变迁,夕阳山外山,知交半零落,突然发现世间没有什么是恒定的,一切都在被自己以外的什么主宰着、拨弄着。那是什么呢?去问,去想,去追寻,人便渐渐走向深处和远方,去寻找一个东西能够安系心魂,把自己从眼前的境遇里拔出来。
    无依无靠时,人总是需要慰藉的,哪怕只是一缕阳光、一棵老树、一句话、一个念头。有人说:苦难中,乞丐也是贵客。信仰有时就是苦难之外的任何一个事物,不必多么深刻和神圣。
                                                          2017.10.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表
后一篇:废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