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的影子
哦,天哪!
一位老兄在写童年趣事,搂草追兔子、滚圈打弹子、摸鱼捞虾子,诸如此类,写得情趣盎然、不亦乐乎。乐之不足,还时不时地找人分享,比如我。听他陶陶然地讲那些故事,心里微微一乐:哥,你老了。
为啥这样说呢?一个人对眼前的事儿不太感兴趣,才会觉得以前的事儿有意思嘛。如果万般留恋童年的故事,对未来咋样就不再存有幻想。你说对不,哥?所以啊,我总是鼓动你好好写,而自己却不写,我怕写着写着就老顽童了。
童年趣事写起来比较简单,回忆起什么就写什么,不像小说、戏剧需要复杂的构思,平铺直叙就好。可老兄写得并不轻松,因为老是出现不会写的字,比如“把腿蜷起来”,他非要写成“把腿kuán起来”。这kuán怎么写?网上查不到,就跑来问我,我也不会,他就打电话四处查问,甚至买了《康熙字典》。好多方言土语是很难找到对应汉字的。我说你写童年趣事非得用方言啊!普通话不能写吗?老兄较劲:童年都是跟故乡连在一起的,不写故乡哪有童年,不用方言哪有故乡?服了你,哥!
写东西是很累人的,趣事也累人,于是我们溜下楼去抽烟。抽烟就好好抽吧?还喜欢讲,讲已经写了的趣事,又扯出新的趣事,赶紧再跑回去写。这就典型的折腾!到底是趣事在折腾人,还是写作在折腾人?天气很好,遍地野草,咱们都懂的,不说了。
抽烟总是要聊天,说是扯淡也无不可。老兄说:小时候我们玩得多么有意思,其实父母是相当辛苦的。我说当然啦,那时候生活多艰难啊!老兄咂吧半天,幽幽地说:日子过得那么苦,父母却没剥夺我们的快乐,怪不容易的!……我靠,才发现因果关系啊!俺大(平声)说过“小孩盼过年,大人怕花钱”,要不是回忆童年,这话什么意思还真没往心里去。老兄抬头望望远处的青山,说。
其实吧,我们的童年也没像老兄说的那般无知无觉,你看写来写去的那些个趣事儿,哪件不是跟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细细想来,一件一件的趣事,大多是在帮着父母张罗日子过程中闹出来的事儿。艰苦的岁月,快乐的童年,是回忆让它们变成这样,还是原本就是这样?回忆很奇妙,可以去苦留甜;童年更奇妙,能够化苦为甜。
老兄的童年还在趣事中延展,岁月的脚印还在故乡的山坡上、大海边奔跑或彳亍,他说我不知道最终会写成什么样子。我说我也想象不出来。文字就像音乐符号,它们记录的不仅是所表达的内容,还有编织这些文字时的心绪——若干年后,如果这些文字印成了书,我们一起打开,现在的生活也成了被顺便记录的美好回忆,我们揉着昏花的老眼说:那时候多有意思,在一片荒凉的新城里回忆童年,如今这城市,你看看,哪还有当初的影子哦!
2017.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