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印象
哦,天哪!
对周庄的印象,用最简洁的话说,就是没有印象,这样说有点尖刻,宽和一点说,是没有留下中国第一水乡的印象。
用如此否定之词说周庄,心里相当不舒服,因为读过许多记述、描写周庄的文字,心里对周庄向往已久——她是江南的缩影,是水乡的代表,是优雅、清静、灵动的象征,否定周庄的美好,就是否定自己对生活的愿景,否定希望。
怎么说才能准确表达我的意思呢?对周庄没留下美好的印象,恰恰是因为周庄太美了,太江南,太水乡,太符合人的生存理想。所以,当她被人在千千万万个江南小镇中发现,人的足迹和目光便一层又一层地涂抹在周庄的身上,不是爱抚,也不是亲近,而是践踏,是对美的掠夺。于是周庄脏乱了,周庄不讲究了,周庄甚至有点不顾脸面了。
很自然地想起周庄的名人沈万三。他凭智慧、灵气、胆识和诚信,积累了万贯家财,并且愿意出资帮助朱元璋修筑南京城,这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商人,一个多么爱国的国民,可惜正因如此,犯了大忌,那位乞丐皇上不仅要他的钱,要他的家,还要了他的命。这不是沈老爷的错,但又能说是皇帝老儿的错吗?

在如蚁附骨的人群里焦急着、叹息着:周庄完了,周庄完了……却想不出什么办法让周庄安静下来、轻松下来、从容下来,因为我和所有来周庄的人动机一样——因爱而来。爱,是不能拒绝的吗?暑期去北京,故宫已经开始限量售票了。不过我估计周庄短期内还不会这样做,一个景区的成熟是需要时间的,虽然周庄的出现可能比故宫还要早些,但那是生活设施,作为景区还是太毛嫩了,就像一位大妈初登舞台一样。
可是周庄似乎又不那么稚拙。饭店里的饭菜量很足,味道也不差,稍有旅游经验的人都知道,用心去做旅游餐的饭店,要么是刚刚开张,要么是经验丰富。眼前的一排排饭店,显然已经有些经历了。我不禁想的到周庄的底子,曾经这里是富庶的、清静的、善意的,尽管被新的浪潮冲击得不知所措,还是没有丢掉历史的本色,这足以让人欣慰。或许用不了多久,精明的周庄人发现周庄已不是自己的周庄,突然来个“周庄的拒绝”,那么,周庄就永远不会绝版了。
这不是没有可能。去张府、沈府的途中,我们被挤出狭窄的石板巷,来到小河边透口气,亲耳听到穿着蓝色印花布的“船娘”的拒绝——有游客让她唱首歌,她一边摇着船一边从容地说:唱歌可以,一百块钱三首。而且她说不唱流行歌曲,只唱江南小调。小船载着客人悠悠远去,却在小河里和我的心里留下阵阵涟漪:这是世俗,还是一种拒绝的方式?
终于走出了那条曲折、狭长、拥堵的小巷,游人不被所谓的景点牵着走,可以自由自在地抬头打量一下周庄了,这时才发现,远远望去,周庄依然是江南水乡,依然美丽而宁静,刚才的一切,仿佛只是做了一个梦,一个很不好、太拥挤的梦。莫非周庄只宜远观不能近盼么?这让人不服气,我们的江南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怎么可能只宜听说和远眺呢?
离开景点的小巷依然曲折而狭窄,但和边上的河流相映成趣,粉墙灰瓦的民居、轻柔的柳丝、深绿的香樟树、淡淡的夕阳……还有这一切倒映在河里的影子,让人渐渐安静下来,也渐渐意识到:周庄只能做一个丰富的风景景区,让人们在小巷里、小河边随意走走,去感受她的自然之美,而不是作为一个贫乏人文景区,让人们为那点历史和传说去拥挤、去抱怨、去失望。
没能对周庄形成完整的印象,只留下些许美好的碎片。这需要周庄自己去拼接出一幅美丽的江南风景,我是无能为力的。
2017.1.31-2.1(苏州玖久主题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