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陷落
哦,天哪!
偶尔瞄一眼韩剧,片名不知道,故事片断是:两位女医生,一个有财团家庭背景,另一个医术高明,两个人在竞争一个职称,结果财团背景的获胜,医术高明的忍气吞声。
单看这一小段,是一个滥俗到毫无悬念的故事,但是看过以后心里却很不舒服,哼哼叽叽感慨半天。孩子他妈说:这有什么好感慨的!哪国没有不公和腐败?
道理是没错,而且不需要看报纸或者电视,闭着眼睛猜也能猜得到。可是,毕竟是另一个国度啊,在没有确认之前你可以想象那是一个干净、单纯的地方,是一个平等、友善的地方,突然被确认,连想象的余地都没有了,以后再想念叨什么“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还有什么心气!
有人说,人有一种不可遏止的走向远方的冲动,认为这是动物迁徙习性的遗留。我相信前半句,而对后半句的解释表示怀疑。人为什么总是想着远方呢?美学上说,身边只有与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而没有让人超拔、喜悦的风景。我想这个解释是说得通的。当我们感受到身边的紧张和不洁,不由就要产生逃离的冲动,而逃离便是走向远方,而且假设逃去的远方是悦纳的、洁净的……理想的。
现在好了,你清晰地知道乐土只存在于古老的歌谣里,净土只存在于渺茫的宗教里,现实的世界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一样,远方便顷刻陷落,从此无处可逃,难道不让人绝望吗?
有时忍不住想:人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为什么在短暂的生命历程里要彼此折腾、自我折腾?
是啊,人生如此短暂!正因为太过短暂,才让人不知道该如何度过才不虚此生,所以不甘沉默,不甘平庸,不甘卑微,要穿上华丽的羽毛、发出很大的声音、散发很大的气味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领地越大、抢到的食物越丰富,对同类甚至异类的干扰、伤害就越大,所以世界永远不可能洁净而和善。
每个人都在规划自己的人生,试图让自己的生命轨迹按照既定的方式顺利延伸。而事实上世界、社会并不完全是有目的、有秩序的建构,很大程度上是随机演化的。早上起床,想洗个热水澡,让自己这一天在洁净、体面中度过,可是电话来了,让你立即到某个地方去处理某个事情,你的计划瞬间泡汤。中午计划晚饭后一家人到外面散步,可是下午一阵风来,落下一场大雨,再美好的计划也只好随风而去,你能抱怨什么呢?不论在社会面前还是在自然面前,人总是那么微不足道,有太多东西无可抗拒,近处如此,远方也一样。对身边可以有万千不满,对远方也只能存一个美好却虚幻的念头。
一旦远方的真相被确认,远方也随之陷落。这比对身边不满更让人丧气——人生的希望在哪里呢?空间上的远方既不可期,时间上的远方不说也清楚,“明天会更美好”是建立在今天已经美好的基础上的,如果当下已不美好,明天也不过是一个渺茫的期待罢了。只好折回来,反求诸己,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怕是已经把时空的远方都看了个遍吧。
开头说到韩剧,并不是说韩国这样的国家曾是我心里的远方。我并不深刻了解这个国家,只知道他们崇尚“国货”,感觉国民生活得应该很有尊严;还喜欢这个国家服装的颜色,粉红、粉蓝、粉黄……他们似乎特别喜欢在底色上笼一层淡淡的白色,让人觉得柔和、干净,一个拥有美丽颜色的国度应该是谦和、洁净的吧?然而也一样三六九等,一样光怪陆离甚至诡异。不信?听听鸟叔的“江南style ”吧。
2016.12.6-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