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后所余

(2016-12-01 07:16:54)
分类: 生活絮语
火后所余 火后所余
哦,天哪!
    在我母亲那一辈人里,我三舅是仅存的一位舅舅了。一生坎坷,如今年近九旬,身体依然健朗,耳不背、牙不松,实在难得。
    人这一辈子,不容易哦!每次见到三舅,几乎都会听到他这句感慨。到他家里,他的两个重孙在他膝前跑来跑去,他的皱纹里蠕动着笑意,抬头跟我说:孩子啊,人这一辈子,不容易哦!在哪个孩子的婚宴上见到他,他看着热热闹闹的场面,侧脸跟身边的晚辈说:人哪,一辈子不容易哦!有时老家有老人去世,也能见到他,默默地看看这里看看那里,似乎是对自己说:一辈子,不容易啊!
    是不容易。听我母亲说,他还很小的时候,外祖母就去世了。所幸那时家庭富裕,外祖父不仅把他养大,还让他读了私塾。不幸的是,解放后落了个地主的成分。文革中,有人想欺负他,多亏三舅妈娘家是烈属,对那些人说:你们动他一下试试,我把你们腿打折了!三舅倒是没受什么冲击,但是跟他有关的人就不行了,考学、参军都因为社会关系成分不好而被拒之门外。我考上大学的时候,三舅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到我家住了好几天,反复对我妈和我念叨:感谢邓大人,感谢邓大人啊!我外甥也可以考学了……他对小平先生一直尊称“大人”。
    三舅是我妈最小的弟弟。成家以后就开始了艰窘的岁月,家家穷得揭不开锅。尤其不幸的是,几个孩子冬天玩火,把三舅家的几间草房一把火烧个精光。三舅和三舅妈急得要往火堆里冲。家边儿的老人家拉着他们说:莫死,看看还剩下什么!还剩下什么呢?还剩下院子里的一盘石磨。老人家训斥他俩说:这不是还没烧光嘛,有石磨就能有饭吃!三舅他们后来住哪儿、吃啥没有人跟我说过,个中辛酸也许太沉重,也许太琐碎,反正他们挺过来了。前些年我去看望三舅,他拉着我前前后后地转悠,说:你看看,我们家是第一个盖起小楼的!对一个老人而言,这话显然不是自得和炫耀,而是对过去的了结——一切都会过去的,再艰难的岁月也能熬出来。
    三舅家有三个孩子,大哥、二哥和一个小妹。二哥很小的时候就查出心脏有问题,三舅和三舅妈格外心疼他,到处求医,不知吃了多少苦头。那时医疗条件差,到十九岁时还是死掉了。我已经隐约记事了。很冷的天,父亲跟妈妈把他们接到我家,三舅躲在灯影里,不停地抹泪。最终他们是如何从失子之痛里挣扎出来的,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可以想象得出那是一个怎样悲苦的历程——回到家里,静得可怕,二哥住的床上空荡荡的,连被褥都被人拿去烧掉了,再也没有什么让他们整天担惊受怕,唯恐一不小心孩子就没了……失去以后,连担忧也成为一种奢求。我出生的时候,父母都已年近半百了,所以很早我就觉得自己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没有别人那么富裕,跟老人特别亲。为此,三舅和三舅妈特别喜欢我,见谁都夸我懂事。
    前几年,三舅妈突然病逝了。我们一家急忙赶过去,三舅见到我嚎啕大哭,说:你三舅妈跟着我,一辈子倒受多少罪!现在日子好了,她又不过了……我不知道怎么劝慰三舅,几十年的老夫妻,只有他们知道彼此的冷暖,如今却丢下一个,什么能填补心里塌掉的那一块呢?我坐下来陪他静静地烧纸,火光里,依稀看见舅妈笑眯眯的、对所有孩子都满是怜爱的样子。跟三舅家相隔百余里,见到一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去年夏天专程去看他,三舅又笑笑地迎接我们了,告诉我儿子媳妇好,孙子孙媳好,重孙对他也好。我想他们肯定都知道家庭经历过的磨难,所以特别珍惜今天的一切。
    计划春节前还要抽空去看望三舅,年龄大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走了,那时想做什么都来不及了。生活将生命点燃,面对生命而产生的紧迫感,或许是生活之火给我们留下的唯一财富吧。
    我三舅跟我妈长得不太像,但是说话的声音非常像。
                                                       2016.11.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杯子
后一篇:石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