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果果

(2016-11-24 07:15:27)
分类: 生活絮语

红果果 红果果

哦,天哪!
    雪花飘飘地落下来,大地像在一张无边的薄宣上一点一点地拓印出一幅奇异的图画。那些曾经占据了人目光的山林,在雪中渐渐淡去,而许多平日被人忽略的细节,反而一点一点显露出来。
    红果果就是。它们自秋天就一直在路边的小灌木上殷殷地红着,多少人从它们身边匆匆走过,却不曾用心看上一眼——要知道,那也是小树的果实啊,尽管不能吃。
    我总觉得一人一物,只要尽心尽力做一件事,不论是否有预期的结果,甚至不论客观上是否有益于他人他物,都应该受到尊重,所以曾经说过有的植物以芽为果,有的植物以叶为果、有的植物以花为果、有的植物以实为果、有的植物以根为果。没说人怎么样,人太复杂了,不好说什么是果实,比如善行固然是果实,善念是不是果实?做对一件事固然是果实,犯个错误是不是果实?答案应该是明确的,但是一直没找到这样理解的依据。
    最近读刘再复的《罪与文学》,渐渐理解了道德的发生与意义。社会成员之间的“存在的相关性”是道德的必要前提,如果一个人“目中无人”,便无所谓道德;道德“具有普遍规律性”,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道德总是在“选择”中产生。——我选择了对他人有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这依然是善的;我选择了危害他人,但是由于外来影响没有达到目的,依然是恶的。道德判断的关键不在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而在于自己的用心,这很玄乎,但每个正常人心里是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儿的。
    红果果是否具有人的道德判断不敢妄言,但是它们是有选择的,那是种的选择。种的选择是一种大选择,是站在生命高度的选择。如果不是因为种的选择,人类也未必有所谓的道德感。所以,有人把道德感分为若干层次——利己的、利群的、利乡的、利国的、利人类的、利生命的、利万物的……大善小善,大爱小爱,只要看看出发点就可自我定位。
    那么,红果果利什么?它们不能给人类提供口体之奉,却给人带来视觉美感,给人以欣喜的享受,否则人们也不会千辛万苦把它们从山野移植到自己的身边。可惜的是,我们经常被实用遮蔽了精神,让食用占据了审美,所以尽管它们拥有鲜艳的色彩、玲珑的形状,却常常绽放、成长、成熟于寂寞之中。
    该说说这场小雪了。要不是洁白的小雪飘落在血珠一样的红果果上,也许人们依然不会发现它们的美丽。雪给了人以提醒,给了红果果以衬托,使人的目光少了些寻觅,多了些发现,于是一次美的邂逅悄然或惊叫着发生了。
    自然与自然、自然与人类就这样微妙地相处,很多很多年了。那么人与人呢?人间自在着红果果吗?人间有一场洁白的小雪提醒别的人来欣赏红果果吗?定然是有的,但是人欣赏他人比欣赏红果果更难,因为除了功用之心,人与人之间还隔着更为复杂的情绪、情面、情感……万水千山。
    有一首歌儿叫《红山果》,爱情歌曲,安与骑兵演唱的,唱得很俏皮:“……绕过山/蹚过河/三天五天你装路过/你心里早有我/我要你现在就告诉我……你又摘来红山果/一颗一颗送给我/日出日落都快乐/一百年也要陪着我……”且不说男女青年之间那些微妙的心理与大胆的情感了,想说的是那红红的小山果竟然成了表达爱慕的载体,而且不是一次送去很多,是一颗一颗相送。能够为人类传递真诚的爱情,这些红山果该多么快乐啊!
    然而绝大多数红果果悄然成长,又寂然凋落,没有人知道他们此生的意义是什么。
                                                        2016.11.23

红果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雪
后一篇:小城春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