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理

(2016-06-26 00:07:52)
分类: 生活絮语

茶理 茶理

哦,天哪!
1
    最近一直喝本地的云雾茶。以前的一个学生送给我两听,说:老师,今年好春茶太少了,雨前茶几乎没有,明前茶也只找到四盒,咱俩一人一半。
    是啊,春茶少就对了。去年冬天奇寒,好多树都冻死了,山顶的茶树能活下来就算万幸了;春天又是长时间雾霾不雨,让茶树怎么发芽呢。春茶难得不是人事,是天理。
    本地好的云雾茶采摘时必是“一旗一枪”:一旗是一片刚刚展开的叶片,而一枪是还没有展开的直立的嫩芽。因为太嫩,制作起来需要十分仔细、轻柔;而泡茶则更要控制好温度,水温稍高就烫熟了,营养破坏没破坏不晓得,味道却是差了很多,所以我大多采用温水浸泡,就是所谓的冷泡茶。
    瘦瘦的茶叶沉在杯底,在水的滋润下一点一点舒展开来,温润的绿色丝丝缕缕地浮游,一杯淡淡的茶就好了。
2
    福建的铁观音可没这么娇贵。
    厦门时的朋友家就有茶园,说那里秋茶最好,叶肥膘足,茶味浓厚。哪里像你们那样一片一片唱着茶歌采摘呀,我们是拿了镰刀去,把茶枝割回家再摘的。不知道朋友是不是说笑,铁观音的皮实倒是真的。
    泡这种茶一定要用滚开的水,否则茶泡不下来。把搓好的茶珠放进小紫砂壶里,先倒一大半水洗茶,同时也是为了让茶叶先吃一点水,润一下,然后才一壶一壶地泡,一小杯一小杯地喝。
    铁观音是要浓喝的,浓喝是香,淡了就有些碱涩。所以泡茶的砂壶不宜大,盈握即可,倒出来的茶水呈金黄色,有黏稠的张力。最好不用透明的杯壶,你想那肥大的叶子在水里伸懒腰一样地展开,该有多么不雅——茶跟人一样,有些行为适宜观赏,有些行为只能悄悄进行,你只要喝着茶好就行了。
3
    孩子他娘从单位带来半盒西湖龙井茶。好久没喝这种茶了。
    龙井也是春茶,但和本地的云雾茶有很大不同:一是茶形不同,本地云雾呈不规则的长条状,而龙井则是狭窄的薄片;二是茶色不同,本地云雾是很深的灰绿色,而龙井则是浅浅的白绿色;三是茶质不同,本地云雾落水下沉,而龙井则全部浮于水面。不太了解龙井的制作工艺,所以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茶不同,泡法也不同。泡龙井茶如果水温不够,茶叶浮在水面,就要很长时间没法喝。有人说龙井茶要用沸水泡,我试过,确实能很快泡下茶来,但是茶色暗黄,一泡也就结束了,第二泡基本没有茶味儿,肯定是茶叶烫熟了。所以,我先用少许温度较高的水浸茶,等茶叶吃透了水再用温度适宜的水冲泡,效果好多了。
    龙井茶也宜用明杯泡,看到杯子和水早已静止,而茶叶却因吃水程度不同在杯子里七上八下地起落,冷眼旁观,有一种动静自适的心境。
4
    本地人喜欢喝茶,但对茶理并不深究,不像那些名茶产地有各种程式和文化,即便是到茶馆、茶舍喝茶,里面的工作人员也是随意得很。
    孩子和他妈妈也喜欢喝茶,但是自己基本不泡茶,理由是不知茶性,怕泡不好。我总觉得他们是在偷懒,想喝我泡好的茶。
    孩子大约是到了青春期,不再像以前那样乐于接受,总爱追问个“为什么”。散步的时候,我说在我们能掌控的范围之外,肯定有超自然的力量在。他说:你是说神吧?那你证明给我看!我说无法证明,那是天理,或者叫天道,然后一笑置之。因为我知道人的成长总要经历几个阶段的:小时候想知道“是什么”,那是一种求知心理,能告诉他,他就很佩服——哇,这个也知道啊!十几二十岁,他们想知道“为什么”,那是追求事理,因此特别喜欢争辩,不到理屈词穷决不服气——凭什么你说的就对?到了三十岁以后,遇到的事情多了、麻烦多了、情感纠结多了,一时应付不来,想得更多的是“怎么办”,想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突然发现那俩老人从前往往有招,可惜他们已经老了,只好沉入深深的怀念——爸,妈……然后无语。
    眼下他还不懂茶理,所以对我泡茶技术还是蛮佩服的,一想喝茶了,就说:爸,咱们泡杯茶庆祝点什么啊?然后乐颠颠地跟在后面,听我讲茶为什么要这样泡。我知道其实他并不真心想知道,只是想喝我手里的茶。
                                                        2016.6.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世界的样子
后一篇:斑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