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面
哦,天哪!
1
今天夏至。从明天起,太阳就要往回走了。天气已经相当炎热,但是我们知道,最热的天气还没有到。
早上起来就闷得不行,天气预报说今天有暴雨,云图下面画了四条线呢,可是却没有下。上午还有太阳,午后便云气蒸腾,远近的山都躲到云雾的后面去了——云雾的后面是一个清凉的世界吗?
但是雨还是没有下。朋友们在群里扯淡说:“气象局通知:原约定20日凌晨来的暴雨,因半路上被堵,耽误了点时间,或许今天下午到夜间赶到。这场雨如果下大了肯定不小,下小了也肯定……不能大,请市民再耐心等待!具体情况等气象台会上研究后报给市民。气象台郑重劝告美女们最近几天不要穿裙子,容易被撩,雨是好雨,但风不正经。”结果这家伙惹起众怒,被禁言十分钟。
湿度计显示,空气湿度已达90。儿子说:要是达到100,空气里就全是水了。应该不会吧?都湿成这样了,那就下呗,矜持个啥呢?空调今夜怕是无觉可睡了,要不人就睡不成了。
2
上午给劳模发放慰问金,因为大部分已经退休,只好东跑西跑地找所在单位。以前的同事说,打个电话叫他们去领不行吗,这么热的天?行是行,可是一想那么多人要跑路,而且多是年龄大的,还不如我一个人累点。
顺便去核查了一下养老保险,说是中间有断档,需要把过去和现在的两个部门的数据对起来,我也搞不清楚咋回事。其实这是他们内部的事情,干嘛要让客户跑呢?幸好两家距离不是很远,饶是如此,单子来单子去,两三个来回下来已是满头大汗。总算把断档给连起来了,跑就跑吧,临了还得跟人家千恩万谢——人家很耐心地帮你办了呀,这么热的天,一句怨言都没有。现在办事的风气真是好多了,要搁以前,恐怕还得请一顿才成。
把两件事放到一起来看吧。作为服务者,如果我们让别人跑,作为服务对象,如果我们也让别人帮自己跑,那自己还有什么用?
3
昨天办公电脑自动更新,重启以后就启动不了了。下午跑到单位去装系统,却无论如何也不给装,惭愧得满脸汗水。说真的,一般软件方面的小问题还真没难住过,可最近连续两次装机都不成功,不知是电脑太新还是自己陈旧了。请了电脑专业人员来帮忙,也没装上。虽然没法工作,心里还是一阵窃喜——原来不是自己被淘汰了。
傍晚,一位领导到办公室检查工作,看我捧着本大书在看,感慨良多。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艰苦生活,奔波百里去卖西红柿、往田里推粪、就着煤油灯学习;还讲了分配在海岛时晚上没事可干,只能读书。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书,特别是大书,才有连续性思维,可以让人变得沉静而深刻,而网络、手机上的信息多是碎片,常常使人浮光掠影、真假不辨、以讹传讹。听领导作报告听多了,以为他们只会那样说话呢,如今拉起家常来,才发现其实谁都是个普普通通的人。
《细说大汉》读完了,最近在家里读《细说大宋》,到单位没事的时候读《细说大唐》,平行地看这两个王朝如何费尽心机建立起来,又如何殚精竭虑巩固政权,真是有趣极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行为、不同的结局……可以预测,再往后走,两个王朝都要遇到统治上的麻烦、危机,虽然也都竭尽全力去化解,终于积重难返,最后灭亡。于是史学家从中总结出许多经验和教训,可是有什么用呢?西汉灭亡了,东汉吸取教训,可东汉还是灭亡了;唐代灭亡了,宋朝吸取教训,宋朝最终依然要灭亡——朝代更迭了,但人性中占有、征服的动物本能没有变。
4
最近还在读黄威的《拿来就用的经济学》,虽然是一直敢望而不敢及的高深学问,却讲得生动有趣。很多时候我是把它当作哲学来读的。书中有很多段落很好玩,摘几段放在这里:
钱到底是什么?曾经有人调侃:“如果不知道什么是钱,去借点就知道了。”
假设有2000元,两个人来分。如果每人1000元,他们可能生活得差不多,偶尔下下馆子,一个月下来每人省下来100元,这200元钱就可以变成储蓄,进而由银行贷款给企业变为资本,用于改善设备、扩大厂房。但是如果分给甲1500元,乙500元,那么显然乙的生活就会很艰难了,天天在家啃窝头,也没什么储蓄,但还是活下来了。而甲就要奢侈一点了,经常下馆子,一个月花了1100元,储蓄了400元,他们两个总共就能有400元储蓄变成了资本,也就是说资本的积累增加了一倍,这样就会促进经济发展。
假设有13个人(代表目前的总人口),其中有4个人(代表生产工业产品的劳动力)在努力包饺子,他们除了要养活自己还要抚养赡养另外5个人。饺子做出来了,但是马上有9个人(代表广大工薪阶层和一般农民)出来说,我们吃不起饺子,我们只要喝汤就行。剩下4个人里面的1个(代表富人)说,我不想吃饺子,我要吃美国的汉堡(消费奢侈品和进口品)。所以只有剩下的3个人为这些饺子买单了。想想看,生产的人比消费的人还多,怎能卖得出去?所以只好出口了。但现在出口出现问题了,那么多饺子你再怎么提振消费也吃不完啊!
这些例子、语言、比方是不是很耐咀嚼?不过我可能犯了一个错误,我习惯把让人变得智慧的书都叫做哲学,而这本书毕竟还是从经济角度入手来谈社会问题的,不应该随便归类。
5
晚上下班回到家,孩子他妈正在和面,让我擀皮儿切面条,说是“冬至饺子夏至面”。这有什么依据吗?谁知呢,反正现在想吃啥就吃啥。不管放下筷子骂不骂娘,反正肉是吃了,谁都得承认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切就切吧。切面我是好手,小时候妈妈揉不动面,我就开始上手了,算是童子功。何况今天还是夏至,白昼最长的一天。不过再长的白昼终究还是要走进黑夜。
后半夜了,雨还是没有下。
2016.6.2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