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远的思念

(2016-02-16 00:08:17)
标签:

遥远的思念

侄儿

风景

情绪

情感

分类: 生活絮语

遥远的思念 遥远的思念

哦,天哪!
    思念总是遥远的,像空旷的候机厅一样望不到尽头,像乍晴的夜空一样不可触及,像初春的暖风一样等它不起,像美丽的梦一样经不住磕碰。
    有时很怪自己好奇心重——每个人的生活好好地在那里,那些人、那些景、那些事儿,为什么一定要去触碰呢?让世界与自己陌生着,多好!陌生,永远不会产生思念。
    整整一个晚上,孩子妈妈都在整理这次去新加坡的照片,告诉我这是哪天去哪里拍的,什么时间,什么样的光线。这样的点染,毫不客气地把前几天的经历复原了,把侄儿一家的生活情境重新推到我的面前。
    以前也知道他们在那个美丽的国家生活,去他那里找事儿做的人回来,也讲过他们一家的情形,甚至讲过他们家住在“榜鹅”,公交和地铁站就在家边,可是对我而言那里依然是抽象的,是一个用我自己生活经历变形、拼凑起来的虚拟生活场景。这种陌生,让我对他们只有偶尔的想念。
    这次过去,和他们一家生活了几天,一切便真切地留在记忆里——每天出去必经的小路,侄儿和我一起抽烟的走廊,青铜色的防护门,餐桌、博古架、沙发、电视、厨房、洗漱间……然后便是一家三口的衣着和神情,侄儿脸上笑出的皱纹和“我天呐”的口头禅……
    我在想,他们陪着我们把足迹留在他们日常行走的路上,等我们离开以后,他们再路过那里,是不是也会想起和我们一起走过的情形?但愿他们不要像我一样黏糊。以前,每当亲人友朋离开,自己走在刚刚还一同走过的小路,我的心里就特别难受,一种空荡荡的愁绪会一直缠绕着,仿佛有一首歌一直在耳边不散,而那歌唱的就是离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容易产生这种愁绪的也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厦门时的朋友时不时地发个消息来,说去餐厅路边的凤凰木被砍掉一棵,说火车站搞了什么扩建,说今天又经过一起吃炒粉的小饭店……在他们絮絮的叙说中,我便又回到了那里去,那些花草、风雨、月色一样不少地撩拨着当年的心绪,欢笑与惆怅、期盼或落寞。所以我知道,别离之情往往是留下的人比离去的人承受得更多。
    在规划游玩路线和日程时,我说:你们把主要景点和乘车方法在地图上标清楚就好,路我们自己走,不要你们陪。侄儿一家说:那怎么行!你们语言不通,就算找到那里也玩不出感觉啊!尽管我们再三坚持,并且列举我们一次次独自远行的经历,他们还是不同意,侄儿媳妇陪我们三天,去了牛车水、圣淘沙、总统府和母亲河等处,侄儿驾车带我们去了Coney岛。也许他们觉得陪着我们才能表达内心的情感,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陪着看过的风景就都带上了他们的影子,也就成了我们离开后的思念,会变成载体,而不再是风景。
    在圣淘沙,侄儿媳妇充当了专职导游兼摄影师,说我不会拍照,多拍点你们回去挑吧。回来再看照片中的海滩、椰树、吊桥、炮台,就不再是单纯的风景,全带上了她的声音——这里十年前是什么样,走到哪个点上就到亚洲最南端了,她最敬佩的将军是如何在这里跟日本侵略者拼命的,他们一家曾在哪个亭台上躲了一个多小时雨……侄儿的话不多,喜欢在前面领着,或者跟他弟弟并肩站在一起,到某个好玩的地方就停下来,看着我们这里看看那里拍拍,偶尔他也进入镜头,却多是背影或侧影。他最喜欢用的说话模式是“只要……就Ok啦”,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那种长于解决问题的气度和对社会的充分信任;回来以后,孩子说话经常带着他哥的神情。
    回来已经好几天了,晚上依然喜欢晚睡,静静地坐在那里把这次过年的细节一点一点地放在心里过,对所有远方亲友的思念混杂在一起,理不清,更说不清,忍不住就冒出喝点酒的想法,可是一个人,深更半夜的,怎么喝呢?
                                                          2016.2.15

遥远的思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一枚月牙
后一篇:落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