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
哦,天哪!
其实吧,我是不相信有所谓幸福的,我只相信有“幸福感”。幸福更多的强调客观存在,而幸福感则是人的内心体验,是面对一人一事时一缕在心头的绵延的暖流。
时常看到一群老人站在寒风里,冻得身体伛偻、满脸沧桑。可是校门打开,小孙子小孙女像小鸟一样飞过来,老人们的脸上立即绽放成一朵朵临风的老菊。在漫长的等待中不冷吗?寒风怎么可能懂得怜惜老人,但是老人们心里热乎,孩子的小模样让他们感受到付予的满足。
小时候,每到年节就有很多讨饭的人走门串户乞讨。那么冷的天,院子里的老枣树冻得咯吱咯吱响,小小的孩子,穿着破衣烂衫,拖着根小棍儿,怯怯地倚在门旁:“大娘,给口吃的吧——”这句话的结尾我不知该用问号还是用句号,绝对不会是感叹号,因为是乞求。妈妈总是忙不迭地从冒着热汽的锅里捞起两块山芋,把本来就不多的米粒晃几粒进去,回头看看那个孩子,又晃几粒进去。那时似乎还不流行“谢谢”这句话,那个孩子说“俺大娘心真好”,脸上立即被朝霞映红了。至今我还记得那个寒冷的早晨,记得那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记得她一转脸时那缕弱弱的阳光。然而,至今我也没想明白,那一瞬间,那个孩子、妈妈和我,究竟谁的心里涌起一阵的暖流,究竟为什么在贫苦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幸福。
有时觉得人生很像乞讨,就看遇到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大娘。
孩子跟他妈妈去学钢琴了,我一个人在家越来越觉得清冷,索性起来打扫卫生,运动运动人就暖和了。一边拖地,随手收拾孩子丢乱的衣服、书本,一边想着孩子在这屋子里留下的各种痕迹,心里真的就暖和起来了。我想,将来孩子长大了、走远了,家里最缺的怕就是他的声音、他的痕迹了。想想吧,早上两个人出门,茶几上放着两个苹果,等晚上回来还好好的放在那里;擦得干干净净的餐桌、叠得整整齐齐的床铺,每天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那该是一种多么难耐的整洁啊。这样想着,做什么都觉得心里暖乎乎的。
也许将来也有将来的幸福感,比如像那些老人一样在寒风里守候孙子孙女,比如像妈妈一样给别的孩子一点温暖,比如像孩子外婆一样看到我们去总想找点什么让我们带上,比如跟以前的老同事相遇在某家超市的门口坐一上午……但是这些都是预期,会不会是这样呢?没有人能够断言。那就趁着现在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都应该有让人温暖的东西——哪怕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一想到将来不可能有了,心就会为之一颤。海子说,“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不,幸福的感觉不应该是短暂而耀眼的闪电,而是在心底缓缓涌动的暖流,它让人感受当下,留恋今生,而且期待着来世。
这样想着,就觉得人生其实就是一缕绵绵的暖流了,那些贫困、失落与痛苦,也都像凛冽的天空染上了朝晖或者晚霞的色彩。
2015.12.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