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分秒秒的疼痛

(2015-01-28 07:48:27)
标签:

杂谈

分分秒秒

疼痛

生死

生命内核

分类: 生活絮语

分分秒秒的疼痛 分分秒秒的疼痛

哦,天哪!

    每一处肌肉疼痛,每一次关节酸涩,都在提醒我们:嗨,你在老去。

    是啊,我在老去,在每一次醒来后、睡眠中、劳累时、欢笑里老去。自从我出生以后,就像一块接通电源的电子表,一直在不停地奔跑着每一秒,行走着每一分,腻歪着每个小时,在用自己计量着别人的长短,直到自己的电池耗尽。老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水之向下,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也不管你害怕不害怕,它时刻都在发生着。这样的确认是一件很残忍的事,其实不该提起。可是如果所有人都回避它,等到老之终极到来,是不是会觉得更惶恐?哦,我还没有准备好呢。这能交待得过去吗?

    世界上有没有人专门记录自己的衰老过程?比如哪一块肌肉酸痛,就证明老到了什么程度,哪一根骨头酸软,又老到了什么程度……如果真有这样的文字,一定是很珍贵的,它可以教会后人如何面对衰老这个讨厌的家伙。没有。所以我们宁愿把头埋在年轻的沙堆里,宁愿别过脸去不看镜子里的皱纹,当然有时还需要别人来佐证:呀,你越来越年轻啦!——怎么可能呢。

    是的,我和我们都在一分一秒地老去。好在这每分每秒都有真实的内容,听一段音乐、翻几页书,或者嗑一小把瓜子儿,这些细碎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让人暂时遗忘了时间对我们的折磨。试想,如果有人让你什么也别做,就在那儿等死一分钟,这一分钟里你是什么感受?刘亮程在《韩老二的死》里写了那个叫韩老二的人临死时的种种不愿意。如果上苍再多给他一年寿命,让他从死亡边缘赖回来,这多出来的一年里,他又会做些什么?或许也还以前差不多,看看拴在桩上的牛,和兰花婶聊聊天,如果给的是年轻时的一年,还可以和王七再打一架。还是那个领葬人冯三说得好:“走一趟我们就学会了,不管生还是死。”可惜的是,没有人能走第二趟,目前为止。

    如果有人能把由生向死的过程记下来就好了,那样我们就有个参照,知道怎么死就知道该怎么活着。现在我们都很盲目,包括有人为之写传记的伟人。

    当然,即便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活,这条通往死的路也得一步一步试探着走。我是说试探着走,别那么急着往前跑,越是不好走,就越要慢慢来。史铁生已经用他的前半生、用他的轮椅为我们思考过了,他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尽管谁也不知道死亡藏在生命的哪条岔路上,但是人永远摆脱不了它的支配,否则,人就不会那么偏爱贪婪、崇尚欺骗、迷恋残暴了。既然都是要死的,那么趁着没死就疯一次吧。任何事情开了头就不会做一次罢手,渐渐习惯了疯,也传染着疯,把每一天都当作生之末日甚至世界末日。用刀尔登的话说是“衣食乱心”,像阿Q在土谷祠里被魇着了的梦。

    前一段时间,年轻人口里流行一个英汉夹杂的词,叫“no作no die”,不作不死。意思是人之所以会死,是因为自己作(zuō)出来的,“作”是死的原因,十分简洁地表达了事情的结局与人的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不过,我觉得这句话倒过来,可能更深刻地反映了人情世态——“不死不作”,如果没有死亡这个终极原因,人可能就不会如此热衷于折腾了,就好比天上天天飘白面、落黄金,谁还会对食物和金钱有这么强的占有欲呢?如果所有人都长生而且不老,谁又会赶不上明天一样透支诚信、平等、尊严这些生命的内核呢?这就是跑着赴死。

    急什么急啊!还没有忍受时间的钝刀呢。还没有忍受真正的疼痛蜂拥而来时的忏悔呢。一切都有事实为证,那么多人的晚年,还不能证明人生这条抛物线的规律吗?开口向下,起点和终点绝不重合,至高点只有那么一瞬。所以不要着急,等在夕阳下、阴雨天、寒夜里的自我咀嚼完成得差不多,我们才可以吹灯长眠,否则怎么好意思去见那些伤过、爱过我们或被我们伤过、爱过的人呢?

    疼痛会分分秒秒地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让我们糊里糊涂地来,清清楚楚地走。这是一定要弄清楚的。每个人的一生,似乎就是在完成这项任务。我们没有原罪,只有今生的善念和恶意、今生的喜乐和忧伤,它们最终磨砺成一把利刃,把一切是非、善恶、美丑齐根儿切断,让后来的人攥着我们的历史,而我们终于不再忍受此生的疼痛。

                                                2015.1.26-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故去的事
后一篇:似是而非的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