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滑轮和杠杆

(2015-01-19 08:40:24)
标签:

杂谈

滑轮

支点

杠杆

分类: 生活絮语

滑轮和杠杆 滑轮和杠杆

哦,天哪!

    或许自从我们意识到自己当下的存在方式,就一直试图挣脱它吧。要不,婴儿的时候为什么总希望父母抱起来?幼年的时候为什么总希望有人带到家门外去走走?老年的时候总是抗拒衰老呢?……我们整个成长过程的每一步,我们日常所做的每一件事,本质上讲,都是在试图改变当下的状态。或许我们无法做到,但这种心念从来未变——对现在不满、不甘、不安,却又不知想到哪里去,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

    而我真正知道人们一直在寻找背离自己这件事儿,是在初二物理上学滑轮的时候。老师说:据说张飞曾试图薅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地面上拔起来,你们说他能做到吗?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揪住自己的头发往上提,最后一致意见:做不到!老师的阴谋得逞了,笑眯眯地说:对啊,人是不能自拔的。不过学了滑轮以后就可以了,滑轮可以帮你在身体之外找到着力点。

    科学的道理很容易理解,只要做个实验就明白了,可是面对人生却没那么简单:一是不知道自己的状态究竟如何,更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如何,滑轮的起点和终点都不明确,所以这个滑轮不好设计;二是自己之外的着力点不好找——想改变经济状况得找个能挣钱的行当,想改变情感状况得找个爱你的人,想改变人格状况得找个修炼的路径,这些都是人生的难题;三是自拔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发力的,如果别人把你拉起来就不算自拔了,因此还得有自拔的意愿和能力。

    其实,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的,无非是在解决一套能够改变我们状态的滑轮而已。

    刀尔登在《旧江山》里讲了个故事:有一家人把农药洒到了面口袋上,舍不得扔,将沾到农药的上层面粉掸掉,用剩下的“好面”做了一锅馒头。这一来全家进了医院,当家的男人死了。农妇哀定后,想馒头用面多,故有危险,如用来包饺子,想必无事。吃饺子后,全家又进了医院,死了一个女儿。农妇再也不敢吃这面粉了,便拿它喂牛。不用说,又把牛毒死了。

    穷人总想着节约,也想到一些能够改变自己的办法,却又常常因为起点太低而心力不及,俗话说“夜晚千条路,明朝卖豆腐”。有人说这就叫“穷人心态”。说这话的人肯定不是穷人,穷人能看到的可不就是穷人的难处嘛。天天盯着有钱人,就是不穷的人也会变成穷人心态。那么,改变贫穷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里呢?有句话耐人玩味,“别人骑马我骑驴,回头还有挑脚汉”,那意思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般认为这是自我安慰,或者自我调适,其实都不是,这话说的是所有人的生活状态,永远的状态,因为生活中谁也不知道谁排第一、谁排最后。

    看到吗,改变自己对处境不满的出路总是在导引着我们不断地改变方向或者叫挣扎,最终发现其实毫无出路。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好多人往往因为这句话认为人的能力无限,甚至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看重自己是应该的,可是别忘了撬起整个地球的前提是有“一个支点”,而这个支点则是虚拟的。能撬动生活的支点究竟在哪里?可能观念——认识外界、认识自我的视角,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刀尔登所感慨:“这个故事又悲惨,又好笑。与其批评农妇的愚蠢,不如哀怜她的贫困。思想的贫困也是如此,再杰出的头脑,也没办法超出经验(包括为自己所知的他人经验),凭空想出什么来。”这里的经验是指所有经历以及经历留给人的体验。所以,不论处境如何,不要拒绝经历,不要拒绝生活给我们的任何体验,包括贫穷和痛苦。

    看到美国人布赖恩·克罗泽写的《蒋介石传》,迫不及待地拿来读,希望能够听到一些关于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的不同声音。没想到的是,这位掌握了大量史料的美国人,对蒋介石的评价并不高,对他那些失误的分析也和大陆的观点差不多。他总结国共成败的根本点是:毛泽东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蒋介石是站在个人立场上处理问题。看到这样的结论,我愣了很久,突然就想到了支点。面对相同的问题,支点不同可以改变力量的差异。

    刀尔登在回顾历史上一些思想家的探索和努力时说:“他们被迫在权力中反对权力,在体系中反对体系,皇权和儒学给反对者设下了议程,令他们的思考,都用着对方的工具……”回味这一番石破天惊的话,我们会感到面红耳赤,为自己曾经的努力,也为所有的历史。

    如果说滑轮是通过而改变力的方向而发挥作用,那么杠杆呢,通过支点的改变而改变力的大小关系。——是这样吗?也许从科学角度分析还有更多说道,而对于生活而言,这样概括似乎更容易把问题弄清楚。这似乎是滑轮与杠杆的不同,而它们的相同点则是,都有一个着力点(支点),而着力点都在施力者和受力者之外。

                                                2015.1.17-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粒粒日子
后一篇:让我留在冬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