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走小街

(2014-10-28 21:44:53)
标签:

小街

小楼

今昔

当年

历史

分类: 生活絮语

再走小街 再走小街

哦,天哪!

    今年是双九月,以为秋天会特别长,仅仅是一夜大风,冬天的味道便飘满了大街小巷,枯叶唰啦唰啦地在地上翻滚,是冬天走近的脚步声。查一下日历,也不过还有十来天就立冬了。怪不得呢。

    中午把孩子送去学校,一个人骑车往单位走,从大街拐下来是一条小街。小街里树很少,阳光却很好,从菜场里飘出的海腥味儿、那些随意站在阳光里的人,让我心里涌起一阵非常适意的轻松——生活本应如此,只要能摆脱寒风,就应该享受阳光,而不是总想着冬天即将到来。

    这条小街非常熟悉,刚到这座海滨小城,宿舍的窗子就对着它,闲暇的时候喜欢站在窗口,看小街上走来走去的人,听小街上纷纷扰扰的声音。窗外一棵大杨树,杨树上有个喜鹊窝,闪着亮光的树叶把小街摇晃得惝恍迷离。那时二十多岁,看什么都觉得有意思,连一场雨也当风景欣赏。小街的名字很好听,栖霞路。每一个晨雾初退的清晨,每一个雨后放晴的傍晚,这条小街真是铺满了霞光,夏季还有栀子花的香味儿弥漫。

    后来换了单位,再后来又搬了家,离小街越来越远。这次单位换址,竟又回到小街边上。当年住的小楼还在,三楼的那个窗口还在,只是彼此已经相隔二十多年了。

    那时心远,总觉得这条小街装不下自己的目光,于是不停地出走,一走就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不想竟再次回到小街。

    二十多年,小街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是一家一户的小院儿,依然偶尔有一只小狗跑过小街,依然是火车隆隆地从小院儿后面驶向港口。而与之相连的东段却天翻地覆,当年的柏油小路已经改建成步行街,店铺林立,喧喧嚷嚷。铁路北边原来是一家印刷厂,还有一片挤挤挨挨的住户,再后面便是一座小山,如今早已变成一片楼房高耸的小区了,连山也只在楼的缝隙里剩下一些残片。走在小街上,看着生活在这里的人,心想有没有我可能认识的呢?原本就无印象,如今更无处追寻。当年和我一起住在小楼上的一群小伙子,现在儿女都已经上大学了呢。

    曾经在小楼里住了六年,很想再到小楼里走走,看看熟悉的地面、熟悉的门窗,想想那些笑声不断的日子。终于没有勇气——人已经四散,小楼能记住什么呢。当年没有自己的房子,冰箱、书和行囊被人家强行搬到办公楼下草地上的尴尬,让我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勇气走进小楼。既心里还没有放开那些伤感的记忆,暂时还是不去吧,或许一场雪能覆盖残存的记忆,那时再踏着一片洁白去看曾经收留我的小屋。

    下午一直默默地坐在办公室读书,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看苏氏兄弟跟随父亲曲曲折折地走出三峡,曲曲折折地走在宋朝的漩涡里,曲曲折折地走在自己的心理历程里,仿佛自己也在一段泥泞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心里压抑得有些受不了。那个人品一流、诗词很美的王安石,怎么会做出那些事情来呢?——人哪,一旦卷入政治风云就魔障了,就找不到作为人的自我了。

    所以,虽然很庸俗,我觉得还是做个庸常之人更接近人的本性,就像小街里的人家,就像街边的小商贩一样活着,看看落叶,晒晒太阳。

    隔着枯黄的秋叶

    追望春天的背影 

    她的裙裾刚刚转过山脚

    身后已是秋冬了

 

    小街和大街都落满了枯叶

    枯叶,是春天留下的脚印

    很想写成一首小诗,把缠绕在小街上的情绪梳理一下,谁知嘎巴一声思绪断了。抬起头,天已经黑了,小街早已亮起橘黄色的路灯。灯光下的小街也蛮堂皇的,比白天多了些朦胧,也多了些陌生,那些不很雅致的东西都被黑暗掩盖了。当年,这条小街上是没有路灯的,晚上黑魆魆的一团,让人想到幽暗而漫长的历史。

                                                      2014.10.27-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家事琐碎
后一篇:背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