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去边界的时刻

(2014-02-11 21:54:14)
标签:

黄昏

边界

淡然

默契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失去边界的时刻 失去边界的时刻

哦,天哪!

    须一瓜在她的小说《智齿阻生》里有一句话,“那是所有的事物正在失去边界的短暂时刻”,说的是黄昏,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黄昏般的嗓音的感觉。我没有办法理解这种感觉,但是把声音转化为情境,还是让人产生许多联想,特别是黄昏那个特定时刻,带着生活的归属感和情绪的诗意,给人以宁静、朦胧的美感。艺术或许就是这样,它不想告诉人们什么,只想引发些什么。

    且不说声音,还是说说黄昏吧。那个“所有的事物正在失去边界的短暂时刻”,作者的感受真是太细腻、太真实了:所有的事物,都从边界开始,渐渐失去自我,融入沉沉暮色。这只是一个黄昏的事情吗?

    小时候牵着母亲的衣角或者父亲的大手,跟着走东走西,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外出的时候母亲总是问:什么时候走?怎么走呢?年轻的时候以为很正常,可是现在突然觉得有些耐人寻味了。——家里买了新电器,起初自己认真查阅说明书,弄清使用要领。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想再费心,把手机或者什么新玩意儿往孩子面前一推,帮我看看怎么用。孩子三下两下弄好了,自己落得一身清闲。电视图像不好,拿着遥控器问孩子,这东西怎么调的?孩子懒得解释,接过遥控器按了一通键,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清晰的画面了。这样的事情一次一次地发生,不由生出淡淡的警觉:我是在放弃自己的判断吗?确认了,心里哗啦塌掉一块。

    做事一向较真儿,喜欢是就是非就非,为一句话语调里的特殊含义可以与人争执,为找到一颗螺丝钉翻遍家里的每个角落,为一件事让某个人尴尬而长时间后悔不已……然而生活就是这样磕磕碰碰,让你较真儿到疲惫不堪。于是又反思:值当这样的吗?渐渐学着宽容别人,也宽容自己,感觉生活在变得越来越圆融。顽皮的孩子揪着你的头发,嘴里喊着“驾,驾”,你喜从天降般地在孩子小屁股上轻轻一拍。家里人说你变得越来越慈祥了。是吗?然后自问:慈祥不好吗?承认了,心里簌簌地落下一阵泥沙。

    把事情做到无可替代,你才可能获得成功。刚毕业的时候这是工作信条。不论是上司还是下属,想法不可能和你完全一致,查阅、论证、修改,或者分辩、批评、纠正,达到了预期目的便如凯旋的将军,达不到预期效果就像斗败的公鸡。那些长明的灯火,那些放弃的假日,那些误掉的早餐、午餐和晚餐,迫使身体向你发出警告:再这样下去就要罢工了!勉力为之吧,却常常力不从心。差不多就行了吧,什么事儿可以做到完美?自己和自己商量,竟然点头通过了。点头了,心里悄无声息地洒下一层尘埃。

    所有的事物在黄昏里失去的边界,黎明到来时边界还会得到重新勾勒,人一旦失去边界就彻底放弃了。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代杨慎到底经历了多少事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我的眼界无法跟他相比,但是心理感受应该大致相同吧?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杜甫说“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苏轼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辛弃疾说“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古往今来,渐渐消磨、消失了边界的人何其多!每个人最初都希望站在生活之上,然后渐渐被岁月掩埋,最后沉入历史的土层,那时才觉得踏实。

    跃过、跨过或者蹭过失去边界的时刻,会令人怅然,然而把自己放回当下琐碎的事务中,又恍惚有所得,比如闲静,比如宽厚,比如淡然,而这些似乎才是人生的本质和常态。终于和这个世界相视一笑,彼此默契。

                                                       2014.2.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太阳雪
后一篇:千年塔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