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向若轩
向若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025
  • 关注人气:27,3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鸟鸣

(2014-01-29 21:41:24)
标签:

读书声

鸟鸣

语言

自我世界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鸟鸣 鸟鸣

哦,天哪!

    好久没听到这么多鸟叫了,这场鸟的演奏像是偷听来的。

    学生已经放了寒假,虽然市声可以直达,但校园里依然给人一片阒寂的感觉,这些鸟对校园的感受应该与我相同。在一片长疯了的竹林中,那么多鸟聚集在里面交谈,分享着我无法听懂也无法理解的安宁和快乐,一如未放假时,那些孩子们雀跃的读书声。

    我不能准确说清自己喜欢琅琅的读书声,还是更喜欢放肆的鸟鸣。

    让我疑惑的是,这些鸟们是如何发现这个安静所在的,它们从哪里一只一只汇聚到这里,除了鸣叫它们聚到这里还想干什么。从声音判断,这一小片竹林里应该有几百、上千只鸟吧,叫声像喷射不已的焰火。鸟多了,就不怕人了,我站在阳台上很长时间俯瞰和倾听,还抽了一根烟,对它们没有丝毫影响。它们大声地说笑、争吵,对唱、轮唱,间或从浓密的竹叶里飞出来一只,立即又落入另一丛竹叶里,仿佛竹叶下面正在进行一场盛大的歌舞会。

    大多数是我不认识的鸟。莫非这种鸟和那种鸟之间还有可以互通的语言?我只认识麻雀,北方叫家雀(qiǎo)或者家贼。可是我无法向它们打听这些鸟在说什么——我认识麻雀,麻雀未必认识我,即便彼此有过一面或者两面之缘,我们之间也还是没有沟通的语言。

    语言是个神秘的东西,它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人们意识到彼此的存在,还有以什么方式存在。母亲在世时,二哥每天晚饭后都要去看看她,有时外出回来迟了,也要走到母亲的窗下问一句“妈,你睡啦”,母亲说“睡了,你回来啦”,听到母亲的回答他才可以安心地回家休息。我不知道如此简短的对话传递了多少可解性内容,但对于母子而言已经足够了,儿子知道母亲一天过得平静,母亲知道儿子平安归来。这就是语言,它要传达的东西往往不需要确切的说明。

    可是我听不懂鸟们的语言。我在猜想,鸟的鸣叫是不是在向对方证明自己的存在?平日里被人类各种行为冲得七零八落的鸟群,在这岁末年初的下午摸索到一起,的确有很多东西需要交流——别后的风雨、各自的见闻、儿女的是非……或许也有牵挂和思念吧?对那些未能前来相聚的鸟也有深深的担忧吧?我曾跟孩子说,动物的鸣叫只能传递情绪信息,恐惧或者欢喜,只有人类的语言可以传递认知信息。听着这些鸟鸣,我认识到了什么呢?我不知道那些长相十分相近的鸟们是如何彼此相认的,我甚至不知道那些和我操着同样语言的人说话时大脑里经过了怎样的编码。我不过是在依据自己的认知模式、情感模式解释眼前的世界而已——我不可能走进任何人,更不要说鸟了。

    鸟鸣鸟在,我思我在。我和鸟生活于同一个世界,却存在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们感受着不同的欢喜或忧戚,分享着同一种走不出自我的孤寂。

                                                             2014.1.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暖冬
后一篇:细节[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