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在夜的深处
哦,天哪!
夜晚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却带着老人到海边去,心绪挺复杂的。
从二月份开始建房,现在基本完工了。这样长的时间跨度,对老人是一种煎熬,装修阶段明显感觉到他们快沉不住气了。一直想着把他们从杂乱的工地和动荡的焦躁中带出来,让他们恢复平静的生活。——不论对谁,平静才是常态,那种对一切都可以把握的从容,才让人心安。
傍晚开车去把老人接出来,一家人点几个菜围在一起吃,一边讨论小弟的婚事,情绪渐渐舒缓。亲情像退潮时的海浪轻轻拍打沙滩的声音,心从汹涌的压力中亦趋沉静。一下子就有些思念大海了。有多久没有去看海了?记不确切,走过海边是有的,可是脚步匆匆,海也不在心里。
新开发的片区灯火辉煌,而海还在灯火之外。孩子外公问:这就是那片海了吧?我们说是。可是什么都看不见,海堤后面是无边无际的黑暗,没有月光,似乎也没有星星。
然而,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有这片海的:弯弯的一弧,圈着一个小岛;通往海边的路旁是自由生长的蒿草,现在应该干枯了,在风中摇晃着;路的右边是一座小小的山,山上开满金银花,有一片桑树长在东坡;沙滩不是很宽阔,靠近山的东端有一片鹅卵石……天很冷,不想走过去,也不想开车窗,所以听不到海的声音,闻不到海的气息,但是我们都来过很多次,都熟悉这片海,尽管现在它沉浸在冬天的夜里,心里也清楚它的样子和习惯。
吃饭的时候,孩子的外公说:今天是你奶奶去世周年。我吃了一惊,快七十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好,平时他是不大关心日期的,而且家里的事情又那么杂乱,他竟然记得清他老母亲的祭日。人的心真的很像海,孩子是海滩上的贝壳,可以拾在手心里把玩;年轻人是跳跃的浪花,可以用目光去欣赏;中年人是海里的礁石,可以静静地听它的低语或者叹息;老年人才是那浩淼的海水,装着说不清的岁月的味道。他的老家离这里有些远,如果白天说还来得及赶过去祭祀,晚上提起就没有办法了。他一定白天就记起来的,可是不想让我们费事,自己在心里悄悄祭奠了,最终又觉得不够庄重,所以晚上说出来让一家人都知道。不管年龄多大,母亲总是忘不掉的。
在海边新建的大道上边走边看,说以前这里是盐碱滩,那里是渔村停船的小海湾,城市越来越漂亮了。孩子的外婆又讲起文革期间遭受的苦难,说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会熬出这样的生活。
回转了,知道海在背后渐渐远去,但今晚感觉海一直跟着走——窗外是越来越深的冬夜,海就在夜的深处。
2013.12.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