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向若轩
向若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647
  • 关注人气:27,3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沂蒙山好

(2013-09-07 14:39:17)
标签:

穿透力

战斗力

私心

音乐

娱乐

分类: 生活絮语

沂蒙山好 沂蒙山好

——观连续剧《穿越烽火线》

哦,天哪!

    最近一直在看一个连续剧,《穿越烽火线》,讲的是八路军将士子女所在的保育院在战争中撤退的曲折故事,和《战火中的花蕾》题材差不多,都是讲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只不过后者表现的是国军对难童的保护罢了。情节固然很吸引人,时常有让人流泪的情节,但是对我而言故事并不是追逐的目标,我等待的是每一集的片尾曲《沂蒙小调》。

    这首歌也不新奇,很多年前就会唱,但是有了剧中的情节以后,这首歌再次响起,给人的感觉便完全不同了。

    日本的铁壁合围、国军的节节撤退,让山东境内的八路军陷入了艰难的境地,不得不进行战略性转移,以跳出日军的包围圈。保育院是疏散还是转移,牵动着将士们也是孩子父母们的心。一辆马车,十几个孩子,离开大部队,父母和孩子遥遥相望,渐行渐远,淡入滚滚烟尘……不论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是什么身份,面对即将到来的恶战,那场景都让人心酸。这时,片尾曲从老片化的画面里悠悠地飘出来: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大好的河山,却笼罩在战争的阴影里,优美的歌曲本身就是对战争发动者的诅咒。

    转移,是一个挺豪迈的军事动作,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充满了凶险和苦难。毫无战斗力的保育院,面临着日军的围追堵截,他们想用这些孩子瓦解八路军的军心、抵挡炮火,无辜的孩子们被拖进了战争的灾难中,险象环生。一次次和部队汇合不成,保育院的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再加上疾病的威胁,孩子们命悬一线。一次次逃脱、一次次挣扎,成功或者失败,都让人揪心。然而,片尾曲总是温婉地响起: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忧伤,鼓励,期待,美好的家园,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和平?这些孩子怎么才能熬过一道道难关?
    国军的彷徨和土匪的挟迫是最让人揪心的情节。身为中国人,面对战争心态各自不同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面对孩子的生死应该毫不犹豫。问题是这些孩子是谁的孩子,成人之间的爱恨和利益再一次被放到人性的天平上。孩子是无辜的吗?他们总有一天要长大,长大以后的孩子会把这些经历带入自己的情感世界,这一切让人不得不掂量。那些为了孩子而觉醒的灵魂在硝烟中含笑。片尾曲一次又一次在故事的间隙里萦绕,为那些混沌的私心和洗净的灵魂: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经历了层出不穷的磨难,依然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才是让人深深感动的地方。而且,那语言多么朴实啊——沂蒙山好!

    剧情中还多次用孩子们的歌声帮助保育院逃过险境,我们可能会觉得导演太过夸大音乐的效果,甚至觉得这样化解危难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但是,对影片的片尾曲,我不能不说音乐真的具有一种魔力,它可以让人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涌起不同的情愫,而这些情愫常常对人的心态、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音乐的穿透力不在于产生了什么,而在于触动了什么。

                                                2013.9.5-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树
后一篇:燃烧着的自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