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争与生活

(2013-02-13 22:50:11)
标签:

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

战争

分类: 生活絮语

战争与生活 战争与生活

哦,天哪!

    最近又看完了《孤岛飞鹰》、《利箭行动》、《一门三司令》几部战争题材的连续剧。说真的,我也记不清看了有多少部战争片,有的记忆深刻,有的很快也就忘掉了,大致是带有历史性的容易记住,纯粹传奇式的忘得很快。什么东西看多了都会有心得。就拿抗战片来说吧,大多是在战争大背景下写某个行动组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反映入侵者的侵略行径,经济和文化的掠夺,征服与屠杀,再具体地说,有的写空战、有的写海战、有的写谍战、有的写狙击战、细菌战……在各有千秋的故事中,考量民族精神、政治主张、人情人性。

    喜欢看战争片可能与小时候看的电影有关,也可能真的与男人潜在的好斗本质有关,这很矛盾,也很难说清楚,因为理智是绝对反对战争的,而娱乐却喜欢观赏战争。

    起初看战争片追求枪炮与硝烟,那种惊心动魄的场景让人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战场之上,产生一种英雄般的豪情。后来兴趣转向战争前的谋划与部署,主人公料事如神、巧用资源、化弱为强、精准预测的机智与胆识,往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渐渐看懂了一次战争或者战斗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逻辑,甚至有时从中还能领悟一些处理复杂事件的思路与方法。再后来喜欢品味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人情与人性,人的本性、道德、观念在战争这样一种近乎失控的社会背景下显露得更加充分。

    战争是什么?我们总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状态,实际它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常态——国家、民族、集团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统治者化解矛盾的一种手段。这就像烧水,从火点燃那一刻起,水温一直在上升,而战争就是开锅的那一瞬间。这样说目的并非为战争寻找借口,而是想说只要这个社会还在欲望的驱使下运动着,战争就不可能消失。纳粹二号头目被送上断头台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人民是最好指使的,如果你为了某个目的想发动战争,就告诉他们有敌人想入侵我们国家,这样人民就会前仆后继地投入到战争中去。这就是战争的本质,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尽管陷入战争的人民饱受苦难,但是常常并不知道战争的起因与目的。

    战争文学似乎与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文学相差很大,实际上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背景更强烈一些,矛盾更集中一些,作者想表达的对生活、人格、人性的理解是相同的——枪口对准一个生命时,抠不抠扳机是对人性的考量,面对遗失在路边的钱包,是送还还是留下同样是对人性的考量;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摘下一朵小花是对美的热爱,在商店里反复比较几件衣服还是对美的热爱……并不是战争让人性变得美丽或者丑恶,而是人性原本就是美丽的或者丑恶的,战争只不过是人性显现的一种诱因。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即战争——生活中的每一次抉择、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表情,对于人性来说都是一场战争,自我的战争。

                                                    2013.2.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梦之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