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观云
哦,天哪!
昨天和朋友约好今天带孩子去登山,早上却下了一阵小雨。等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就出发了。
山是熟悉的,但常看常新,因为每次看的角度不同。像这初秋的山,就显得特别清幽。树木和野草都收起了生长的势头,而秋风尚未把秋天的讯息全部告诉它们,所以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一场壮丽的飘零。在生长的繁闹与飘零的纷乱之间,草木像在凝神谛听远方季节的脚步声,整座山静得没有一点声响。轻柔的秋风是一位勤快的村妇,细心地把山擦拭得干干净净,只有偶尔遗漏的角落,竹叶上还挂着将滴未滴的水珠;天空还没有完全清理好,大片大片的云悠悠然地飘着,在云与云之间,是深远而明净的蓝天。有一座山头上,坐落着新建的寺庙,高大的山门,暗红色,背景是深绿的山峰、洁白的云朵和蔚蓝的天空,从山下望去,心就生出一份空灵,像云一样悠悠然地飞向高空。
云是陌生的,尽管每日必见,可是从来没有看过两朵完全相同的。有了早晨的那场小雨,云仿佛发现山就是它们的根,紧贴着山头的浮云有点松散,匆匆地走,却老也走不完,不知是相约追赶夏季的背影还是被刚刚侵入的秋驱赶着;高处的白云比较稳重,大概是站得高看得远,知道天下的路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完的,所以不慌不忙,甚至还有点懒洋洋的神情。突然站到高处,整个城市像缩微的沙盘,一片一片的人家不知按照什么人的意愿,自然地分布在山的罅隙里;平日走过的街道熟悉到每个招牌上的字,可是却弄不清它们的来龙去脉,现在虽然看不清它们的内容,却能清晰地看到它们的走向——这很有意思,因为说不准到底是置身其中看得更清楚,还是远离其外看得更明白。孩子们突然看到城市变成了这样,仿佛想明白了什么,激动得在木质栈道上又跑又叫。
自然地想起那句大家都爱说的话,“神马都是浮云”。为什么说什么都是浮云呢?是因为浮云太高够不着,还是浮云多变无法把握,抑或是浮云不过是一团水汽不值得一提?其实说这样的话,本身就对浮云保持仰视的姿态。如今身在浮云之中,回首浮云之下的大海、港口、道路、楼房,会真切地感受到,在人的心目中,什么都不是浮云,人的生活和心态既没有浮云飘逸,也也没有浮云随性。山间的浮云从来不管脚下有没有路的,觉得该走就走过去,可是人总是要沿着别人规定好的道路走的,谁敢从浪头上走过?谁敢从墙壁上撞过?
浮云掠过,大海更加辽阔了,一座座山峰,一片片人家,一条条道路,都只是蓝天下、大海里的一片漂浮物,人却不知道是什么了。
孩子们喊:我们现在坐在云彩上了!他们是可以的,因为心很轻;而我们很难,生活之重、心事之重、灵魂之重总要让我们坠落云端,然后叹息:神马都是浮云。
2012.8.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