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藦
哦,天哪!
家乡有一种俗称“葫芦瓢”(据了解有的地方叫它“藦萝子”,接近学名)的藤本植物,如果不是偶尔想起它的生长状态,想写几句关于它的文字,我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它的学名叫“萝藦”。资料介绍:萝藦,多年生缠绕草本,有乳汁。产各地,生于山坡、田野或路旁;北自河北,南至福建都有分布。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



虽是被收录于有毒植物,我们小时候却经常把它的果实摘来吃,大概是因为果实里有少许的甜味儿,不过吃多了的确有些头晕。藤蔓叶子看上去很像绿萝,实际差别还是蛮大的,它的藤、叶、果实里都有白浆,沾到手上、衣服上很难清洗,最终留下一个个黑褐色的斑点;它的气味也很大,怪怪的,有些熏人。
我们小的时候随处可以看到它,只要某个地方有一棵,很快就会繁衍出一大片。而且喜欢爬高,不论篱笆、树木、蒿草,只要被它抓住,就会铺天盖地地缠上来,弄得原本高大的植物气息奄奄。它花开得很多,花期也很长,但并不好看,果实有的已经老了,有的还在结蒂,其生命力之强可见一斑。除了孩子们偶尔摘一个果实吃吃,几乎没有人喜欢它、欢迎它,牛羊等一些食草动物似乎也不吃它。
一次回老家,跟本家一位老哥去给一块地锄草,田头是一片长得茂密的芦苇塘,却被这种叫萝藦的家伙纠缠住了,塘边的芦苇几乎全在它的覆盖之下,弯着腰,喘着粗气。我有些生气,拿锄头去铲它的根,嘴里还不停地责骂:长得不好看,味道也不好闻,又没什么用处,还敢这样嚣张!本家老哥听了笑:它又没爬到你头上,你那么恨它做什么。老哥见人不多,但阅草无数,两句话把我说得一愣,是啊,它又没影响到我,我为什么这么讨厌它呢?是因为它不好看,还是因为它没有用?我说不好,只好干笑。
现在想想,自己的情绪还是有一些缘由的。一是对芦苇天生有些偏爱,喜欢它们叶子相磨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喜欢它们在风中摇摆成绿色波浪的气势,喜欢它们秋天雪白芦花的宁静,更喜欢它们为很多小鸟提供的安巢环境;二是觉得它们长得那么纤弱,如果不是成片成片地生长在一起,几乎经受不住任何外来的冲击,它们从来不抢占别人的地盘,这长在岸上的萝藦何苦要超越地界去欺负它们呢?
老哥见我不说话,笑笑说:你肯定是觉得它们不讨人喜欢,还这么张狂,心里不得意它们。其实它们也不过是为了自己能活得好一点,爬得高才能得风得太阳嘛,没什么恶意;假如它们总是伏在地上,恐怕早就被那些高大的野草揢死了。
老哥是淳朴的农民,说话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却让我沉思良久:这萝藦是众多植物中的一种,它们也要生存,争取自己的生存条件有什么错吗?查阅资料才知道,萝藦全株入药,可以治吐血虚损、肾炎水肿、痨伤、瘰疬、小儿疳积、丹火毒遍身赤肿、跌打损伤皮破血出、五步蛇咬伤、白癜风,还有下乳等功效。说它没什么用,其实是对它不够了解,只从可人口、可人目、可人鼻等表面现象下的结论,竟是因为自己的无知冤枉了它们。
有了新的认识,萝藦在我心中的形象也渐渐地改变了,从精神意义上说,它们隐忍内敛而又不屈服于误解的习性,倒让人不由生出很重的敬意。这种“只争阳光,不争目光”的品行,难道不可以用来治疗当今崇尚声势的浮躁、浮夸之病吗?
2012.5.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