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和过不去的
哦,天哪!
很多人喜欢故作旷达,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或者“船到桥头自然直”,那意思是一切不顺心的事都会过去的,未来总是美好的。过去过去嘛,作为人生的激励或者安慰,这话本没什么不妥之处,可是如果考察生活的现实,就不能不让人生疑:所有的事过去了就不留任何痕迹了吗?所有过去的事情真的就要让它成为过去吗?
和孩子一起观赏熬过冬天的小凤凰树,觉得过去了的漫长冬季总算过去了,小凤凰树如今枝繁叶茂,似乎早已把曾经的寒冷遗忘。可是我和孩子都忘不了当初端着花盆到处寻找温暖环境的经历,都忘不了每天早晨起床后我用双手给小树取暖的情景,都忘不了整整一个冬天对落光叶子的凤凰树的担忧。我说:现在这棵小树里面已经有两个年轮了。孩子说:去年长叶子的地方今年长的好像是树枝。冬天已经过去,可它在小凤凰树身上打下的印记却依然清晰,原本一直往上长的嫩头干枯了,新的生长点全部在树干的侧翼——原来的苦难已成过去,而苦难却改变了树的生长方向,这能叫过去了吗?怕是永远也不会过去。
如果父母还健在,和他们一起回想我的成长历程,他们肯定不记得曾经在什么情况下给过我什么样的惩戒,因为从小到大我一共只受过父母两次责罚。一次是和侄儿闹别扭我骂了他,被父亲打破了鼻子;另一次是和小伙伴偷偷下河洗澡洗到呕吐,被母亲叫上来打了一下屁股。我到今天还记得这些不是对父母的记恨,而是认为犯过的错误就不该忘记。
有位同事因病故去,孩子很小,到殡仪馆还在皮闹,当时我们看着很心酸。现在孩子已经大学毕业、结婚生子了,父亲早逝对于孩子已经成为过去,可是这场灾难真的已经从孩子的生活中消失了吗?如果某一天孩子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一定会想起父亲早逝给自己留下的一串串苦难。被割破的伤总是要结痂的,甚至“好了伤疤忘了疼”,但疤痕宛在,疼可以过去,疤痕永远不会过去。
所以有人说“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昨天和二十年前教的几个学生小聚,又提起当年他们读书时的情景,他们竟然能把我说过的话原原本本地复述出来,并且说哪些话对他们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他们的话自然勾起了我对我的老师的回忆。中学阶段我的英语很差,语文老师在高二暑假的时候劝我不要回家,让我自己在学校补英语,没有饭吃就到他家吃。如果没有老师那句“今年还要过暑假吗”,我根本不可能考上大学,那么今天的生活方式就会完全不同。大学的时候,中午喜欢一个人到教室里看书,辅导员老师无意中看到了,好好地表扬了我一番,让我从此变得更加刻苦起来,大学四年几乎没有虚度过光阴。
我的学生说,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某些学生的一生。这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是能够意识到的,但是老师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往往要到学生感受到、有了特殊的机缘才可能讲出来,所以反馈周期比较长,往往不能引起一些老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关注。教师这个很不被一些人当回事的职业,其实是对人的命运影响最大的职业,教给学生的很多知识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已成为过去,但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却会伴随他们的一生。我以为,不做教师则已,既然做了老师,就一定不能让自己在学生的生命中早早地、随随便便地成为过去。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这是讲选择职业要谨慎,我认为可以延伸一下,从事职业也不可不慎——当官不慎会遗害一方百姓,医生不慎会治死治残病人,厨师不慎会让食者中毒,教师不慎会让很多孩子的命运产生偏移……不是所东西说成为过去就会过去的,也不是什么人说不会成为过去就真的不成为过去的。
2012.4.2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