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守候是一个结

(2012-02-29 22:33:28)
标签:

感悟生活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守候是一个结 守候是一个结
哦,天哪!

    《韩非子》里有个寓言: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自己却成为千古笑柄。
    《庄子·盗跖》中说:“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从此留下“抱柱之信”的美誉。
    守候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一个被人嘲笑,而另一个受人赞美?如果不是世人的是非观混乱,那么问题肯定出在所守候的事物上了——一个守候的是兔子,而另一个守候的是心仪的女子,兔子是物质,而爱情是精神,中国古人历来是轻物质而重精神的。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几乎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翻开词典,与金钱有关的词语多带贬义,因为钱本身就散发着“铜臭”。在物质方面,传统文化强调勤劳致富,因此人们赞美大地,说泥土是香的。守候的故事太多,而守候的结局各异,世态,人情,文化?一边口头上贬抑物质,一边心里追逐着物质;一边谈论着崇高精神,一边为自己的不崇高找足了理由。真是一团糊涂浆子。
    不过,物质和精神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你起初不是追求金钱吗?没关系,只要你能挺得住压力,等到钱赚足了,可以去做一些慈善工作,你的追求、你的声誉、你守候的价值就会立即发生180度大转弯——哦,原来人家是这样想的,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啊!不过你也可以先追求精神,比如说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职业,收获颇丰,别人就会以一种艳羡的口气说:你看人家,学习好,成绩好,现在有了这么高的工资。前者是物质向精神的转化,后者是精神向物质的转化,二者都不容易,但生活的曲线却明显不同。不要指责世人如何如何,传统使然,不得不然。看明白了,就知道怎么做更合适,或者说合算了,人总要听社会的,尽管你有一千条理由说讨厌这样的现实。
    我的守候是什么?介乎二者之间?比如说我守候一朵花开,你说是精神还是物质?假如我是宋人,我完全可以守候一只兔子,但不是为了吃它,而是请它讲讲它的祖先是如何对付狼外婆的;如果它不愿意讲,或者讲的时候过于眉飞色舞,一下撞死在树桩上,我捡回家吃,人们嘲笑的肯定不是我,而是那只兔子。假如我是一介书生,待我金榜题名后,我就挽着崔莺莺到长安街上去散步,见人便说:其实当年我寒窗苦读完全是为了莺莺。你想那时人们会怎么议论?这一点我是可以预测的,古人也说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转换关系不是我的发明。
    刚才说到守候一朵花开,世上真有这样的人么?“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花开的时候,守候花开的人已两鬓霜花,守候的结局是喜剧还是悲剧?人生经不起太久的守候,可是不守候人生就饱满了吗?就欢喜了吗?决定守候的人是不管这些的,对守候者而言,守候就是生活,就是一生的使命。
    还有比这样的傻更傻的吗?还有比这种傻更可爱的吗?女孩子的父母已经催嫁一百次了,“不,他会回来的!”女孩子的回答是第一百零一次。“你要让我们等到黄土没颈吗?”男孩子的父母第一百零一次逼问。“她妈妈说等我有了房子就可以娶她女儿!”男孩子第一百零二次劝慰年迈的父母。你相信这世上还有这样的故事吗?摇头点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肯定还有人相信守候是一种信念,就像宗教一样,可能什么现实问题也解决不了,但能够解决精神归宿问题。
    人的一生,最难安置的就是自己的灵魂,如果有一个可以守候的结,千万别忘了用它把自己拴牢,哪怕吊死,也比漂泊无依好。——这就是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守候点什么的根由吧,比如珍藏文物,比如孝敬老人,比如忠于职守……

                                                             2012.2.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走路
后一篇:分月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