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色彩之美

(2011-11-12 20:13:02)
标签:

感悟生活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色彩之美 色彩之美
哦,天哪!

    冬天到了,路边的树干上都涂了一米左右高的白石灰,是给树防虫用的,不是为了美观。可是,工人不经意把石灰洒到了树根旁的鹅卵石上,平日那些灰乎乎、不干起眼的鹅卵石一下变成了圆润的瓷白色,那些白色鹅卵石随意地摆在树下,实无规则,却好像又有规则,让人感到有一种玉的质感。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天天看惯的小石头,竟然因为不经意的着色而变得如此可爱,真不知是它们一直可爱却未引起我的注意,还是因为石灰的白色让它们变得可爱起来。
    对色彩,应该说我不算很迟钝的,十几年前就曾关注过颜色的象征意义、颜色与性格的关系,却一直没有意识到色彩之美与其附着物之间的关系。记得刘心武老师曾经讨论过食物的颜色,说是食物不能是蓝色的,比如天蓝色的酱肘子、宝蓝色的鱼都让人无法下箸。想想也是,馒头可以是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如果有人弄一篮子蓝色的馒头在街头叫卖,谁会去买来吃呢?但是这并不影响很多人喜欢蓝色,而喜欢蓝色的人对蓝色的联想是蓝天、大海、湖泊……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色彩本身说不上什么美或者不美,只有和合适的事物联系到一起,和其他颜色搭配得宜,才能显示出它的美来。
    比如说土黄色吧,它并不是很惹人关注、很讨人喜欢的颜色,因为泥土就在脚下,太平常了。可是去年到山西去,被雨水切割得沟壑交错的黄土高原却让我一下子对这种颜色产生了亲切感,它和生存之苦、顽强不息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一个山坡上回望群山包围中的平缓的大盆地,想想有无数和我一样的生命世世代代在黄土的褶皱里生生不息,心里的酸楚与喜悦一齐逼上来,让我几乎要落泪。后来到山东的一个山区去,又看到黄土垒成的茅屋,那单调的色彩再也不是僵硬的、灰暗的,却给我一种朴实、执着的美感——不是土黄色有什么可供观瞻的,而是那里生活着与我们生活方式不同却同样有着生命热望的人。
    说喜欢一种色彩并不难,说清为什么喜欢这种色彩就不那么容易了,尽管很多书上告诉我们什么颜色有什么样的寓意,可是你真的同意吗?你必得找到这种颜色属于什么事物才能说得清楚,比如白的雪或云、红的花朵或灯笼,于是这些事物本身具备的内涵投射到这种色彩上,给了色彩以丰富的联想的契机,让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情感与之联系起来,这才产生了美感。
    漂亮的服装谁都喜爱。但是什么样的服装才是漂亮的呢?我们在挑选服装时都是在心里有所想象的,穿在什么样人的身上显示出什么样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刚好是你喜欢的,于是你喜欢了这件衣服。美丽的容颜不是这样吗?鼻子、眼睛、嘴巴具备什么样的比例才是美的?可能有人试图进行科学的计算,但那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美感从来就不肯听科学的话,只是不过是科学跟在美感后面唠唠叨叨罢了。我们认为一个人是美的,往往是因为这个人像某个自己喜欢的人,或者推测这个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情、品格,假如一个美丽女子在大街上对人破口大骂,她的形象在你的眼里会立即贬值。
    讨论色彩之美有两个意图:一是感悟色彩对于事物的意义,当然这里所说的色彩未必就是颜色,也可能是声音、语言、举止,甚至是一些我们不曾想到的细节,这些外显的东西不经意间就成为别人感受我们的原因或者我们评价别人的依据;二是表达我们对一个人、一个物的评价,往往不是来自被评价的人或物本身,而是人或物与我们想象的吻合度,因此我们的评价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就是我们内心世界投射上去的色彩,美或不美与我们自己有很大的关系。
                                                               2011.11.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寒塘荷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