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遗忘在角落的书

(2011-10-02 23:09:23)
标签:

心情物语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遗忘在角落的书 遗忘在角落的书
哦,天哪!

    整理书柜的时候,经常会从某个角落里发现一两本被搁置了很久的书,遭娘嫌弃的孩子一样,委屈而又知趣地躲在昏暗中一声不响。每每这个时候,心里总是涌起一种怜惜。它是怎么进入我的书柜的呢?回忆很久,却理不出清晰的线索。心想肯定不是自己到书店精心挑选来的吧,挑选来的书总会留下发现它时的喜悦,可能时间太久了,书的内容已经模糊,但发现并决定买下书时的欣喜是永远不会忘掉的。或许当初它来到我面前我就没准备好好读?于是随手一放,它就一直默默地呆在那个角落里。还好,没有弄得满面灰尘,书的尊严总算存留一些。但是,没有经过认真阅读的书摸上去很生涩,纸张也很憔悴,完全没有被人欣赏过的神采。
    当初和它相遇,应该说肯定是有其机缘的,要不世界上那么多书,为什么偏偏是它走进我的书柜?或者说世界上那么多人,它为什么偏偏走进我的书柜?谁也想不到,如今再次拿起它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可以让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变成大学生,可以让一个青年人变成中年人,可以让一个中年人变成老年人甚至已经故去……而这本书却依然在那里静静地等候,希望有一天能够得到主人的赏识,或者希望有一天主人能够需要它。瘦瘦的书背依然挺拔,只是深蓝色的字迹有些模糊;封面上两张变形的人的面孔还很清晰,两只浅粉色的眼睛和两只蓝黑色眼睛还在对视着,只是背景已经暗黄了。
    这次相遇,我是不是要读它呢?轻轻翻动书页,一些怪异的符号出现在眼前:
    a.~α是真的,当且仅当α不是真的。
    b.α∧β为真,当且仅当α、β都真。
    c.α∨β为真,当且仅当表达式α和β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
    这是一本讲语言逻辑和口语交际的书,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我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这本书边上的《体态语言学》我就读过很多遍,这本书为什么没有读,原因却不甚了然,大概是《体态语言学》写得很活泼、很浅显,能够读得懂,而这本书却写得太专业、太艰涩,所以就失去兴趣了吧。——人会变老,人的兴趣乃至性情也一样会老去,初为人师时担心语言不好,所以拼命学习语言运用知识,现在语言未必好,却早已不再顾及这些了。
    书也会变老的,里面有个例子:甲昨天看见乙同一年轻女子一起在银行。甲很想知道那年轻女子是否乙的爱人,但又不便直接打听。于是,在交谈中甲对乙说:“昨天我看见你和你爱人在银行存款……”如果是在今天,谁还会兜这么大一个圈子来刺探那个女子究竟是谁呢?况且“爱人”这个称谓已经苍老得比这本书纸还要旧了,今天公开的称谓是老婆,私下怎么叫的都有呢。当年讲词义的变化,就曾涉及“爱人”一词,这个很好听的词在解放前却是“情人”的意思,从台湾归来的老先生不知道大陆的“爱人”就是配偶,被一个小姑娘问得面红耳赤。——今天即便有情人也未必还和道德联系到一起了。还有,讲《守财奴》的时候葛朗台喊他老婆“妈妈,小妈妈”,觉得好笑得不得了,现在没准喊姑奶奶的也多得是呢。——时代发展了,夫妻关系当然也要增加新的内涵。可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却是非常认真的,甚至可以想象得出他是充满热情的,为了一百五十页的一个小册子,光是中英文的参考书目就列了四页,如果在今天谁会如此认真?不把别人的东西直接拷贝过来就不错了。况且……作者也该老了吧?推测起来应该是一位很厚重的老先生。——二十年时间里,他的声音被封闭在书柜里,我竟然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
    环视书柜,高矮胖瘦红绿蓝白的书还真不算少,不论是文学、哲学、社会学还是科学,每一本书的写作过程都是艰辛而快乐的,表达的都是作者对这个世界的一次认识过程,现在聚集在一起,很像一个各怀绝技的小社会。然而他们跟我讲的话我听了多少、听懂了多少、吸取了多少?人生碌碌,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书竟然如此隔膜,人海茫茫,和我们擦肩而过的人彼此何曾想过这“擦肩”也是很难得的?更何况还能在一起工作、吃饭、吸烟,甚至制造些愉快或者不愉快的事情呢!
                                                               2011.1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板栗树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