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方案设计[4]
哦,天哪!
(一)训练内容:全景母亲·背景的变换
(二)训练目标:
1.认识家庭成员,学习发现亲人的品质。
2.学会运用变换背景的方法多角度、多层次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掌握变换背景的基本思路,运用更换背景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三)训练方法:生活激活法、思维展示法、讨论法
(四)活动程序:
1.教师引导讨论:有位画家说,世界上最难画的是人,而最好画的是鬼。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小结:美学上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人也一样,因为太熟悉,反而无法发现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很多写作研究者提出了“陌生化”这个写作原理,但对如何运用这个原理却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把熟悉的人写出新意来。
2.教师引导讨论:人在这个世上最熟悉的人莫过于母亲。关于“母亲”大家有什么话要说?讨论一下,列一个发言提纲。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整理小组发言提纲。
教师提醒:关于母亲的话题肯定很多,咱们约定一下,先发言小组已经讲过的内容,后面发言的小组不得重复,看哪个小组能找到最新的角度、最有震撼力的话题。
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及时概括各小组涉及的内容,并作板书,以引导深入讨论:
事例
|
性质
|
适合的作文题
|
我生病、给我送伞、给我递牛奶或者水果
|
妈妈对我的照顾
|
我有一个好妈妈
|
除了对我的照顾,有时也会批评我的错误
|
母爱的多样性
|
妈妈的爱
|
妈妈不仅爱我,也爱其他孩子
|
母爱的博大
|
我的母亲
|
……
|
……
|
母亲
|
再讨论一下,看谁还能对上面的思路有新的突破。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3.教师思维展示:下面我把大家的思路整理一下,形成这样的写作思路:
妈妈对我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每天要看着我把她装来的饭菜吃进肚子里,然后才心满意足地去收拾一家人饭后留下的残汤盛饭;每天要放下一切事情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为的是决定明天给我穿什么样的衣服;每天要出入我的房间几十次,有时给我送来一个苹果,有时给我带来一杯牛奶,有时给我披上一件衣服……有时什么也没拿,只是走过来看看我。我经常觉得妈妈很烦人,心里想,你每天要做这么多琐碎的事,怎么就不会觉得烦呢!
姨家的小妹来我家,妈妈不知要怎么招待她,糖果、瓜子、水果……唉,只要她能想到的,她都要一样一样地拿来让小妹吃。小妹吃了,她就满脸流动着微笑,如果不吃,她就显得很慌乱。妈妈不光唠叨我,也唠叨小妹,什么学习要努力啦,待人要和气啦,要注意节约啦……有时我在想,干嘛呀,她又不是你女儿。
更让我不解的是,妈妈连大街上的孩子都要管。有一次和我一起上街,看到一个孩子颠颠倒倒地过马路,她三步两步冲过去,一把将孩子抱进怀里,自己差一点让一辆摩托车撞到。结果呢,那个孩子的妈妈并不领情,连一句道谢的话都没有,还说是要让孩子锻炼一下独立走路的能力。当时我差一点发作,可是妈妈却笑眯眯地说:只要孩子没事就好,只要孩子没事就好。真是搞不明白她是怎么想的!
那天和妈妈一起到外婆家,外婆开口就批评妈妈怎么又瘦了。我仔细端详一下,发现妈妈真的变化挺大的,皱纹细细地布满了额头,头发也显得枯黄了,眼睛里很多牵牵连连的血丝……以前妈妈可不是这样,皮肤白皙润泽,头发乌亮乌亮的,眼睛清澈明亮。我小时最喜欢她抓着我的手走路,妈妈的手又软又温暖,潮潮的,攥起来像一颗不大的心脏;可是现在呢,那双手已经布满了粗粗细细的皱纹,指头上经常缠着胶布。我有多久没有牵过妈妈的手了?真没想到这双手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妈妈和外婆说着话,就开始收拾午饭。外婆走过来,轻轻地掠起妈妈额前的乱发,叹息着说:你就不能歇一会儿吗?外婆的目光湿漉漉的。我忽然感到鼻子发酸了——妈妈也是外婆的女儿啊!看着外婆的眼神,我终于理解了母亲的情怀: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母爱,人类和所有动物根本不可能延续到今天。
这样的眼神妈妈也有,我一定每天每天都在这样的眼神里走来走去,只是没在意罢了。现在我读懂了这样的眼神,我想有一天我的眼睛也会流淌出那湿漉漉的目光。
教师:谁来帮老师的思路整理一下?
学生尝试发言。
教师小结:
思路:妈妈对我的爱→妈妈对别的孩子的爱→外婆对妈妈的爱→我要将她们身上的爱传递下去
要点:这只是一个作文雏形,要想更具打动人的力量,还应该适当加强描写;事例告诉我们,感人的东西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的细节只要剪裁得当,就能产生巨大的震撼力。每段结束时的议论和抒情,是文章的线索,以达到层层推进的目的。
4.教师引导讨论:各小组讨论一下,在上面这个例子中,老师是如何让妈妈的境界一步一步走向崇高的呢?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及时总结,并作板书。
教师小结:要想写出自己熟悉的人的不俗之处,就必须对人物进行“陌生化”。在上面的例子中,我通过变换人物所处的背景来达到这一目的:妈妈是写作的主体,“我”、姨家小妹、街头母子便是妈妈的背景,在不同的背景下,母亲的爱得到一次的提升——这些都是从空间角度思考的;为了进一步把“妈妈”提升到“母亲”的高度,又从时间角度思考,这就是外婆的出现——外婆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从“女儿”的角度审视“妈妈”,更是为了体现母爱的传承,所以得出“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母爱,人类和所有动物根本不可能延续到今天”这个结论的提炼就顺理成章了,文章的高度也就达到了。
通过变换背景凸显人物形象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基本思路就是从空间和时间方面去构建恰当的、不同的背景。当然,进行这样的变换,对人物的深刻理解是前提。
5.写作训练:请从你熟悉的人物中,选取感受深刻的一位,运用变换背景的方法凸显其品质;注意由浅入深的层次。
2011.6.2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