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牛之争
哦,天哪!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朦胧诗人北岛这个诗句曾经很深地震撼过我,读这首诗的时候我还相信高尚是人的美德,于是弄不懂为什么高尚反而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读书多一些以后,我有点懂了;但是依然相信卑鄙不可能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老鼠过街虽然未必人人喊打,但是老鼠毕竟还是老鼠,总不能像老牛一样让人类倚重吧?
阅历渐多,我也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
据说当年十二生肖排名的时候,老鼠和牛争执不下,牛总觉得自己做的事多,应该排在前面;可是老鼠说牛的个头没有它们大,也要争个第一。于是相约到街上走一走,接受人类的评判。牛族选了个头最大的一头牛参评,走在大街上,人们不禁赞叹:好大的一头牛!鼠类自然也挑最大个的参评,刚走到大街上,人们便齐声惊呼: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老鼠!于是鼠类获胜,排名第一。
牛族自然不服,于是相约再比。这次比的是走路。牛以其强大的力量和韧性奋力向前,遇山登山,遇水涉水;老鼠也一样,速度比牛还要快一些,因为狭窄的地方牛要绕行,而老鼠可以直接穿过。牛族虽然心有不甘,可事实摆在面前,不服又有什么用呢?
屈居第二的牛族只好拉犁架车,试图用扎扎实实的劳作赢得自己的地位。在牛的帮助下,农民的庄稼丰收了。为了感谢牛的辛劳,人类割来很鲜嫩的草喂给它们吃。老鼠虽然什么正事也没做,可是在牛咀嚼青草的时候,它们却坐在高高的屋梁上有滋有味地品尝牛种出来的粮食,有时还和主人享受同样待遇,弄点鱼肉吃吃,吃完还撅起尖尖的油嘴大摇大摆地从牛棚里走过,说是要出去旅游。
当然,老鼠也有倒霉的时候,因为过于贪吃,被主人用夹子夹死,或者用药毒倒。每当看到这番情景,牛们便热泪盈眶,互相安慰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真是天理昭彰,毫厘不爽啊!但是牛也有死的时候,或者年迈而终,或者负重累残被人宰杀。但死后的待遇又不一样,老鼠死后主人倒提了尾巴拎出去埋掉,而牛死了以后,主人却要剥皮剜肉饱餐一顿,甚至老鼠的后代也可以跟着啃啃骨头。牛族自然不服,牛魂揪着鼠鬼去找上帝打官司,说是活着的时候受尽欺凌,死后也要讨个公道,给后代争取一点尊严。上帝听完各自的陈述,咳嗽一声,用最慈祥的声音说了一句至理名言:万物生而平等,谁都有争取自由、谋求幸福的权利,不过是各人的方法不同而已。鼠类因为得了这样的判决雀跃散去;牛们虽然觉得心中颇有委屈,可是想想道理也的确如此,只好含着热泪离去——总不能因为一点委屈再落个牢骚太多的坏名声吧,祖先留下的训戒就是“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啊。
时至今日,牛族依然不声不响地耕耘着,偶有不听劝告的子辈炫耀一下牛族的功劳,还要被人类讥讽为“太牛了”。鼠类也总结了一些生存哲学:不能太过张扬,白天不能做的事,就留着黑夜做吧!人类感受到牛族的敦厚,给它们作了画,写了诗,以示褒奖,偶尔也让它们上上台,开开斗牛大会什么的。这种奖励也不是白给的,让它们完成“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的额外任务。鼠类也不甘寂寞,光有实惠不行,也得搞点文化,于是搔首弄姿,玩些小可爱的样子,最终也赢得了人类的喜爱,编出个米老鼠,出了书,还上了电视,据说连猫都怕它们,因为狗仔经常帮它们的忙。
几千年的争执不知还要延续多久,估计最终的结局是彼此宽容,彼此理解,毕竟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态位,通俗地说,就是“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和谐共处之目的。但根据北岛的诗歌推断,如果所有的物种最终都将灭亡,先灭亡的肯定是牛族——吃老鼠的人毕竟没有吃牛肉的人多。
2010.9.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