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面之下

(2010-06-18 00:55:31)
标签:

感悟生活

文化

分类: 生活絮语

水面之下 水面之下
哦,天哪!

    读我大学老师胡健先生的美学著作《存在之光》,和当年读书时听他授课感觉竟完全不同了。当年捕捉到几个精彩的结论,便眉飞色舞,以为得了真谛,竟大着胆子和老师讨论起诗、哲学和美学来,真不知道先生当时是如何忍受我们的浅薄的;现在读先生的文章,竟有一种被洞穿的感觉,许多长时间纠缠不清的事情,先生早已作了透彻的阐释。
    记得上中学时,一个暑假里和一位渔民大哥到处去下网捕鱼,每到一处我就想把网放下去,渔民大哥有时说“不行,这里没有鱼”,有时又说“这里的鱼用这种网抓不到”。看他神神叨叨的样子,我很不服气,偏要在他说不能下网的地方下,结果就跟他预测的一样。磨磨蹭蹭来到他下网的地方,不一会儿就有鱼上来了。不服是不行了,只好跟在人家后面学。渔民大哥说:你看到的只是水面,我看到的是水面以下的东西。说真的,我不知道水面之下有什么,如果一定让我说,我只能说:我希望下面有鱼,可是我看到的是岸边垂柳、天上白云的倒影。
    讲这个经历,并不是想把我的老师和渔民大哥进行类比,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境界,渔民大哥凭的是经验,得到的是物质财富;而我老师凭的是思想,是洞穿了经验、艺术、哲学、宗教,到了神性的高度。我想我的老师一定是孤独的吧,因为经验可以传授,艺术可以练习,哲学可以参悟,宗教可以修炼,可是境界怎么办?人家都能找到人对话,可是当一个人站在高高的云端,他和谁一起交流呢?苏轼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的老师却借朱光潜先生举的例子说:游人来海边欣赏海景之美,海边一个农民不解地问,那海景哪有我种的田地好看呢?
    超越,超越,超越,他走得太远了,远到难望其项背。
    然而他又就在我们身边,他说“悲”就是“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喜”就是“人们总是笑着向过去告别”,他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特点”……我是多么喜欢这些观点啊,他让我在面对生活、面对艺术、面对世间的一切时,不会因为只看到水面之上而感到浅薄,反而觉得只能看到垂柳、云影是一种福气,因为我终究不是水里的鱼,不会因为有网在等待而恐慌,也不是经验丰富的渔民大哥,不会因为没有捕到鱼而黯然神伤。
    也许我的老师不惜花费时间给我和同学寄书来,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懂得多少美学理论吧,他只希望能把我们带到高一些的地方,那样才能以俯瞰的姿势面对大海,才能以平视的角度面对高山,才能以仰视态度面对蓝天白云芸芸众生,才能不悲观、不卑微、不背尘世的包袱,才能像庄子手里无厚之刃,在繁杂的生活里游走,去寻找鲦鱼之乐。
    如沐春风,是读先生著作时的感受。一边拜读,一边几次想拿起电话告诉先生我又明白了什么,但终于没有像当年那样浮躁,我想先生是能了解我的感受的,尽管我什么都没跟先生说。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想去探寻水面之下究竟有些什么,而且将此作为智慧的体现,现在不需要了,水面之下自有水面之下的世界,而水面之上也有之上的天地;以前我经常以为天光云影也在水面之下,现在懂得即便是影子,也是在水面之上的,那看上去的深邃是降低了高度而产生的深度。曾经跟学生讲,大学毕业后,由原来天天讨论《命运》、柴可夫斯基,一下掉到天天听《小寡妇上坟》,希望他们能理解那种巨大的文化和心理落差,现在终于明白,《小寡妇上坟》也是需要用心去听的,只要你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听什么还不是一样呢。
    又要讲苏轼那个故事了:苏轼和佛印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水面之上,水面之下究竟有什么,大概也是因心而生吧。先生在他的著作里也讲了这个故事。
    其实还有一个“东坡肉”的故事: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东坡肉今天是名菜了,不知吃过的人可曾吃出当年苏轼的味道?

                                                           2010.6.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合欢花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