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性格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作者:张传勤
目前,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学识、品德、能力诸方面,似乎很少有人关注教师的性格,实际上,教师的性格特征在教育实践中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青少年模仿性和可塑性,他们总是在教师身上寻找一些可供自己借鉴、吸收的东西,至于教师经常表现的稳定的性格特征,自觉地评价、模仿以至吸收,最后成为自己性格中的成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三种不同性格类型的教师各带三组学生,结果学生的性格出现了明显差异。性格豪爽、办事民主的教师,学生的性格比较稳定、积极,待人态度友好;性格严厉、遇事专制的教师,学生的情绪比较紧张,不是冷淡就是带有攻击性;而性格淡漠,教育放任的教师,学生的情绪也变得漫不经心,言行经常处于放任状态。可见,教师性格的有劣直接影响学生性格的好坏。无数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良好的性格有助沟通师生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少调查资料都表明,学生所喜欢的是和蔼、热情、宽容、耐心和坦率、开朗的教师。具有这些性格特征的教师,能很快地赢得学生的好感,易于和学生建立融洽的感情。这种教师还善于缓和教育工作中的紧张局面,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师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活动的愉悦。特别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常从直觉印象出发去评价教师,教师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和蔼可亲的态度,常是在他们中赢得威信的主要条件。
第三,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良好性格特征的教师,对工作和学习,对集体、他人和自己,能持正确的态度,并能表现出恰当的行为方式,因而能为他人、集体所悦纳。他也能从中得以保持心理平衡和自尊、自信、自爱的心理,从而提高了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即使遇到挫折,也能泰然处之,冷静自如,积极寻找排除的良方妙策,而不是茫然无策,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
积极、乐观、幽默、开朗的性格,能使人精神振奋,体魄强健,工作起来情绪饱满、干劲十足,有助于发挥教师教育教学技巧和艺术效果,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那么,理想的教师性格应是怎样的呢?显然,我们无法规定一个统一的“性格模式”,我们只能从教育工作的要求出发,谈一谈教师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的性格特征。
1、独立的性格特征。对于教师来说,他们首先必须有独立的性格,这种性格的教师能独立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处理任何问题时他们都会独立地作出决定,胸有成竹地提出问题的方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张皇失措,在困难和紧迫的情况下,也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他们不易屈服于他人的权势。
2、热情开朗的性格特征。教育以人为对象,而做人的工作的第一条,就是要有一颗热忱待人的新。教师只有热情开朗,朝气蓬勃,他们在教育工作中才能善于人处,与人为善,才能如春风一般给人以温暖和关怀,进而教育学生;反之,教师如果养成悲观抑郁的性格,对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学生就会疏远教师,在师生之间就会筑起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谈不上教育影响学生,教师内心也将是十分痛苦的。
3、耐心细致、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的灵魂是一项极其艰苦细致的教师才能担当此任,才能诲人不倦,才能以坚韧的毅力和反复细致的工作去感化、教育学生。
4、诚实正直、温和宽厚的性格特征。鲁迅曾指出,伟大的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个“诚”字。诚是正直的基础,是心灵美的核心。教师应有豁达开朗的心胸,对待学生能宽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