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杯子实验”说明什么?

(2006-10-07 09:18:24)
分类: 教育文摘
“杯子实验”说明什么?“杯子实验”说明什么? 
萧不才
    一次班会课上,出示三个杯子:A杯杯口朝下,倒扣在桌面上;B杯杯口朝上,但杯底有一个洞;C杯里面沾有一些脏东西。我说我要往三个杯子里注入清水,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议论纷纷,结果很快就出来了:A杯水倒不进去,B杯边倒边漏,所剩无几,C杯虽然有水,但却是脏的。三个杯子最终都不会有清水存在。由此,我说明有三种学习情况应引起学生的注意:当你像A杯时,你根本不可能得到什么,因为你对什么都采取了拒之门外的做法,你学不到也得不到;当你像B杯一样时,你或许知道些什么,但绝对是一知半解,你并没有完全了解也不会运用;当你像C杯时,你看不到它本来的真面目,因为你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对它有成见了。“你愿意做哪只杯子?”将问题抛给学生。
    学生们都沉默了,对号入座,自己到底是哪只杯子呢?学生开始反思自己,开始剖析自己。终于有人说话了:“我要做第四只杯子!”一语惊四座。片刻之后,学生恍然:是啊,既然这三只杯子都不能做,为什么不去做第四只杯子呢?
    做第四只杯子,既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又不能以“有色”眼光去看待问题,也不能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分辨,要善于区分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要拒之门外的,然后自己有针对性地处理这些问题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班级管理纷繁复杂,但只要我们以生为本,用交叉圆理论引导他们塑造共性与个性的结合,用肥肉理论引导他们及时改变思维方式,用杯子理论引导学生学会变通和改变,班级工作就会顺利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梧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