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文学类作品阅读指导

(2006-09-02 16:56:10)
标签:

高考阅读

分类: 阅读指导

高考文学类作品阅读指导

  一、考点提要
  文学作品考点要求: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7.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8.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
  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2能力层级为B级,3、4、5、6、7能力层级为C级,8、9能力层级为E级。
  高考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主要包含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四类。本专题主要设及高考主观类大阅读,即文学类散文。通常设题考查理解文中语句,把握主要内容,划清层次结构,评鉴内容形式这四个方面。根据近几年的考查内容看,命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分值大都超过18分,有的达27分,有越来越重要的趋势。
  近几年所选文学作品多为思想内容深邃、表现手法丰富、语言富有特色的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或议论性的散文或抒情散文,而较少选用小说、戏剧等。阅读重点考查评价鉴赏能力,即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有的直接考查,有的间接考查。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载体,所以对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评价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题目难易度不一,考查形式不一。
  (2)分析归纳思路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趋势的形象说法,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高考对此项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
  (3)鉴赏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全国卷每次考的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比较、反衬等。考查方式,一般不要求辨认,而是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3.所遵循的原则
  经过多年的命题实践,文学作品命题技术日趋成熟。命题者对阅读能力测试试题的设计是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五点:
  (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2)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3)努力体现由语意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
  (4)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到深的系列。
  (5)力求题型稳定、整齐,即由填空到简答。
  二、解题方法指导
  文学作品类文章阅读做题时,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答案都在原文中,特别是前几个小题,有时往往可以按图索骥,直接摘录,有时需要对分布在几处的内容进行整合,关键是看理解的程度。一般来说,考生大都读一遍就去做题,准确率是比较低的。准确率的高低与读的遍数、认识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读的遍数越多,做对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设题点比较细小,需要仔细领会和核对。
  一般要求是:先看一遍全文,不是浏览,而是仔细阅读。第二步是大体浏览一下题目,这一条也是帮助你理解把握全文的最好提示。第三步是结合所给的题目定位,判断、搜寻、概括、抽取、转化,这些方面不是一个过程,一遍成功的,而是反复进行的。这里的“定位”特别重要,是这一段还是那一段,是这几句还是那几句,要权衡、推断。一般来说,命题者命制试题时,往往抓住中心思想、中心内容设题,而不是枝叶。所以权衡时,要考虑段落,又要考虑全篇中心。
  考场答题时,要密切关注以下几点:
  (1)题目与文章
  文章的题目,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信息。一般来说,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为我们的阅读试题的作答以启迪,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所以,在考场阅读中,我们一定要惜字如金,仔仔细细地过滤阅读试题中的每一个字,包括文章前后所标示的题目与出处,利用好每一个字所发出的信息,解答好每一道题。
  (2)文章与文段
  在考场阅读中,我们同样需要重视文章与文段的关系。既要利用对每一文段理解的基础来形成对整个文章的总体把握,又要利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来加强对每一文段的准确深入的理解。考场阅读的考察中,很多情况是考我们的精读,尤其是对某一段某一节的深入理解。
  (3)文段与中心句
  根据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根据对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解题;根据中心句的关联判断解题。
  (4)中心句与标志词
  利用文段里的中心句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加快对文章的理解。如:总之、进一步说、因此、所以、第一、一方面、原因之一、既、又、并且等等。
  利用中心句以及标志性的词语来提高考场阅读的速度,常常可以通过它们来检索、补充、概括以及作文意补充等,以达到明重心、作比较、抠字眼、画标志的考场阅读中所需的一些具体试题的作答的目的。
  (5)题面与题眼
  题眼,就是题目命制时的着眼点,常常能反映出命题者在设置这道题时的测试目的,以及构思这道题时的兴奋点。
  考场是面对试题,首先要注意读懂题面,将命题者真正要考的地方找出来,才能有的放矢对准靶子进行进一步的阅读与思考,也才能真正集中精力去解答好每一道试题。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试题的关键性的词句,包括词性、修饰成分,乃至句式,从中找出命题的真实意图。
  近年来也开始考查考生对作品内容进行综合概括理解及自己组织语言的表述能力,做题就务必注意深思精写,阅读主观题的答题较少受到字数的限制。这就提示我们,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答一些,答多了不扣分,答少了反而要扣分。回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时要设序数号,以便答案清晰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