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我的学生

(2006-09-09 13:29:49)
分类: 生活絮语

写给我的学生读书与放羊

茶余饭后  http://blog.sina.com.cn/u/1251514101

谈起读书,我首先想到的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不仅在读书的刻苦程度上超乎常人,把别人用来休息的时间用来读书,而且在读书的目的上也是有其独特的理解的。

当他的家庭由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他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深切地感受到世态炎凉,于是到南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去学习洋务,目的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在那里他学习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的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生理学,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进而产生了学医的萌芽。

据先生在他的文章里说,他学医的目的是准备学成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先生读书的目的,在这一个时期已经由单纯地逃避生活中的苦难,转向了拯救世人的病痛。今天,我们无法去想象先生当年忍受了多少思想上、感情上的煎熬,但是我们不能不为先生的心胸和气度喝彩!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君子的操守,更是仁者的情怀!

我无意于在此借鲁迅先生的行为指责任何人,但是我想请大家与我一起扪心自问: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就业啊,就业啊!如果鲁迅先生知道他的后辈们仅仅把目标锁定在“老婆孩子热炕头”上,不知该作何感想!

据说有一位记者问一个放羊娃:“你放羊为什么?”“吃饭长大。”“长大以后呢?”“讨老婆。”“讨老婆干什么?”“生娃。”“生娃做什么?”“放羊。”……

今天我想问大家:你们读书为什么?是不是要和那个小羊娃一样重复你们父辈的使命呢?读书——长大——讨老婆——生娃——读书……不要笑,如果我们的理想就是这样,就和那个小羊娃没什么区别!希望同学们不要把改变生存状态的责任推给下一代,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鲁迅先生立下医学救国之志以后,就来到了日本仙台,开始了刻苦的学医生涯。由于他不满于中国留学生的无所事事,由于他优异的学习成绩超过了许多日本学生,他忍受了诸多诽谤与责难,但是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学业,靠着藤野先生的理解和支持,艰苦地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

有一回,他在课前的新闻片中看到许多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却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都是来观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于是先生的医学救国的理想轰然倒塌,觉得医学并不是一件紧要事,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如果处于愚昧和麻木状态,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救国首先要做的,是在改变国民的精神状态,而能够改变国民精神的先生当时认为是文艺,于是决定弃医从文,倡导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有人可能会觉得鲁迅先生在读书上缺乏恒心,不能认定一个方向坚持下去,但是,请同学们想一想:一个人从确定读书目的到中途改变攻读方向,都把人民、祖国的命运放在第一位,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执着啊!

读书人贵在志存高远。没有远大理想的读书人是可悲的“书袋”,没有恒定目标的读书人是可笑的“书虫”,没有清醒头脑的读书人是可怜的“书痴”……鲁迅先生全不这样,他立心于恒,立德于忠,立行于用,把自己的一生和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他是不朽的,是永恒的!

最后,请允许我用先生《自嘲》中的名句结束我的演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